而好漢群體在史書上,第一個混出頭的無疑是劉邦,但令人遺憾的是,劉邦的背影並沒能作為一大政治資產在宋元明清的時代,發揮應有的作用。

自安史之亂後,神州就逐漸……變得可以用兩個字形容,拉了。

社會矛盾不斷,同時又沒有跟上奧斯曼攻滅君士坦丁堡後產生於歐洲的科技革命。

而科技革命的背後,是文藝復興,而文藝復興的背後,便是印刷術擴散帶來的知識分子群體擴大。他們建造了無數所大學,並隱秘且真實的為後來的工業革命進行了奠基。

而眼下……

李盛深吸一口氣,果然還真是到了這種時候了……

這個“百姓”,並不是說所有人——那個時間節點要更晚許多。就目前而言,毫無疑問便指的是歐洲自文藝復興時期崛起的那路人馬,也就是新興的知識分子群體。

這麼一算,李盛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讀書人變多了……

學院沒有招收更多的弟子,但沒有進到學院卻已經讀了書開了見識的人大幅增多了,其中甚至不乏天賦極為厲害的部分個體,一猜就是這樣。

隨後……

杜如晦便接著說道,

“這一開始,乃是靈州毗鄰的一個州縣裡,有人家因自家兒子參與學院招生落了榜,懷恨之下便打死了鄰居。結果這還沒完……”

“這鄰居又反過來報復?”

李盛皺眉問道,但杜如晦卻搖了搖頭,“什麼報復?這‘鄰居’家中老父被打死棄在院子裡井中,家人四處找尋,都還未來得及報官,當天夜裡……便又被另一戶人家的子弟潛入宅中,投毒庖廚之內,將這一家滿門,都毒死了。”

“……”

李盛吸了口氣,心中的預感越發肯定了。

果然……這事就小不了啊。

不過說完之後,杜如晦猶在連聲嘆氣道,“若是一樁也就罷了,可這等事……自開春到如今,在靈州周邊的州郡,已是發生了不知多少起。如今……唉,這辦法卻歷古未見,叫人為難!”

杜如晦是真的為難。

你說當初東漢時候,豪傑崛起,後來戰亂了幾百年終於測試出來了,別的都不靠譜門閥科舉制靠譜,這世道終於逐漸穩定下來不再一直死人了。

但現在……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杜如晦直接是本能的就感覺到科舉怕是搞不定這個問題。

至於怎麼才搞得定,這卻又難說!

不過眾人愁眉苦臉之際,李二忙裡偷閒看了眼寶貝兒子,卻發現這貨似乎並不怎麼犯愁的樣子。

感慨了一陣,接著又若無其事的開始大吃大喝了。

這讓李二一下就感覺奇怪了,

“這個……公子,此事分明不祥,公子可有見解?”

李二總覺得李盛應該是對這件事早有看法……是這樣沒錯的吧?畢竟李盛一直以來那才學可都是……

但李盛聞言,只是愕然的抬頭,

“什麼見解?”

“呃……”這一句什麼見解直接給李二嗆了一下,明顯不是正常情況好不好?只得苦笑道,

“此事多有不祥之氣,恐怕天下將亂……來日便是中原板蕩,只恐也未可知。”

李二這話音一落,杜如晦,房玄齡,魏徵三人都是心臟一沉,面上卻沒有露出任何表情,乃至眸光都深沉無比沒有絲毫動靜。顯然……

李二的話乍一聽有些危言聳聽的感覺,但實際上……三人卻都知道,這裡邊的問題那完全簡直就是深不見底。

不過說到這種深度,他們反而也不認為李盛可以看破這後面的奧妙,因為這涉及的天下大勢就太玄了。

起碼……不可能一眼,就看破,哪怕是李盛呢。

但是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