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海商,和馬周這樣的年輕人,或許一時之間並不特別想要什麼好處,都是為了報效桑梓和陛下,不過……

即便對於他們來說,報效本身也得是真實的,與物質世界相關的——切塊蛋糕下來送回給陛下那才是報效,什麼都沒有那叫cosplay……

而這個真實的好處,在從未真正太平過的太平洋上,在馬周等人的航行中……應該也會產生一些力量,李盛深信主觀能動性,意志力,是一種像體力一樣會被消耗也可以被補充的東西。

不過……

既然思路想到這,李盛接著也不由得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既然海的對面有糧食,海的對面有江山。

那……這不來個彎屁死簡直說不過去呢……

不過要怎麼做才足夠有戲劇性,能引爆一片“大潮”呢……

李盛略思索,取消了給李二修書一封的想法。

反之……不假思索的,轉頭就搞起了別的東西。

說起來,之前柴紹曾經說起過一件怪事,李盛還真有些印象。

不是因為這怪事聽上去很恐怖或者造成了多少多少經濟損失多少多少人員傷亡,而是這件事本身的性質。

天竺人在和柴紹的大軍戰鬥時,竟然使用了火船來進攻。

這……

這特麼的就見了鬼了,李盛可以想象柴紹一定都是大吃一驚,因為火船可不是天下都會的手段。

誠然,海戰中的火船並不是什麼高科技手法,但畢竟有個資訊壁壘存在,因此這個時代的世界列國之人應該都不會點燃火船去戰鬥。

但是現在,他們就這樣戰鬥了。

那麼……根據柴紹的猜測,這件事不是偶然,而在李盛看來……則無所謂偶然與否。

不管這火船打仗之法是神州的某個或某個賊人傳播過去的,還是透過海商,或者佛教信徒的傳播偶然帶過去的,總之一句話……

傳播,已經開始了……

有朝一日,天下萬族都將學會神州掌握的這些技術,無論是內燃機,還是印刷術,或者火藥……

這些早晚都要流傳出去,而……以大唐現在的格局制度,日後要面臨印刷術額外生產的大量知識分子……如果無處安置,那又是政治災難——便如東漢末年一模一樣。

那麼下一步……

“看這鳥樣……”李盛摸著下巴尋思了一下,“只有兩座學院,這應該……是要來一層去中心化了啊……”

這個念頭眨眼產生,眨眼便被確定。

這一次李盛還真修書了一封,儘管字型依舊拙稚,但十分精心的裝裱成了奏章,隨後……李盛又將信件珍而重之的收入一個揹包裡。

這個揹包乃是李盛專門命武媚娘用海船用的大帆布料所制,天下最為結實,同時內裡又有皮革內膽用於防水,乃是李盛身為一個小小的戶外愛好者的機密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