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種事情,自古以來就是,率先適應變化乃至引領變化的,能取天下,而反之就是突出一個完蛋。

而現在,大唐無疑是卡住了這一點,被小鳳這麼一說,李二心中也是立刻就意識到了,就是這個。

不是別的,就是這個!

大唐對羅馬目前的戰略態勢上,因為大唐是進攻方,這戰線天然就比較遠,對國力的消耗自然也更大,即便大唐現在有了蒸汽列車這麼好用的東西,但這個消耗依然導致大唐的府庫逐漸開始有吃不消的感覺了。

這是大唐目前遭遇的一系列困局,這些困局作為表象之下的本質,是大唐面臨的“元困局”。

而因為這麼個元困局的存在,現在大唐的境況就搞得很微妙了,明明大唐的國力要全面勝過羅馬人,但在美洲、澳洲的攻略上卻難圖寸進。

當然,這裡邊也有羅馬人本身也夠厲害,與一般的蠻夷之國有所不同的緣故,不過總體而言,困局的原因還是距離。

也因此,李二這個水平不是一般梟雄可比,對於局面的認識可以說是無比清晰,洞若觀火。

而隱約之間,似乎也就正是因為這種洞若觀火,李二心中的焦躁也是相當強烈的,思來想去都是想不出什麼好辦法。

說來說去,美洲和澳洲都太遠了,而現在神州能拿得出來的最強的運力,最強的轉運手段也就是蒸汽列車而已,而蒸汽列車。

這玩意再怎麼厲害,它也不能在水裡跑不是?而說到另一種蒸汽動力的運輸手段,倒是可以走海路,但蒸汽動力再強,海洋的危險畢竟還是會增添許多限制出來。

這,大唐的腳步於是就漸漸變得越來越有那種邁不開的樣子了。

不過,小鳳這一稟報,李二就覺得簡直是撥雲見日。是的,要說短時間之內,大唐的確是不可能突然之間就大幅提升運輸能力,無論是美洲方向還是澳洲方向,大唐都難說能真正有效的加大投入進行攻略。

也正如小鳳稟報的、李盛所想出來的方略那樣,大唐現在也就只能先攻略其中一個方向——這固然可行,但對於神州這樣一個大型的非凡帝國來說,這樣的結果顯然是非常讓人不爽,讓人難以接受的。

既然是帝國,焉能不全都要?

而這個時候,牛逼的思路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這個放一邊先重點攻一邊的路子雖然看著是很有缺陷,但還真的可以去走,因為,正如前述,大唐和羅馬人畢竟還是不一樣的,神州之民終究是更能吃苦,更善耕耘。

這個優勢一時半會的往往也難以發揮作用,這也是李二對事情感到如此焦慮的另一個主要原因,畢竟有道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但,

選擇性先攻一路,這除了有顧此失彼的問題之外,卻也有了能將神州的長線優勢運用起來的可能,簡而言之。

按照小鳳所稟報的,也就是李盛那裡的思路來說,大唐雖然還是會顧此失彼,然而羅馬人也同樣顧此失彼,而就在這種同時同步,以映象方式互相顧此失彼的同時,大唐這邊卻更能利用好顧此失彼所產生的形勢變化。

也就是疆土收益!這下一來,原本理論上似乎不存在的優劣勢變化就冒出來了,這相當於是將這場博弈分為了兩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