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不算機會,但也一定是個需要做出戰略選擇的情況,而最佳的戰略選擇,當然是選擇不虧,選擇先拿一個保底的結果。

最後的結果,就是美洲和澳洲,神州一定會失守其中一個方向。

那。

這事情可太不好看了,眼前的問題幾乎就完全變成了,是要失去美洲,還是失去澳洲的選擇題。

而無論是失去哪一邊,對於神州來說都是不可承受的,這首先在於神州萬民,無數民間豪傑,這些傢伙心理上就不可能接受堂堂帝國這樣吃啞巴虧。

另一方面更是在於,還是在於,羅馬人不是笨蛋,人家既然知道抓住機會趕緊搶佔一邊,那就一定會知道這種“搶佔一邊”的選項是怎麼產生的——羅馬人對大唐的國力是有認識的。

那麼,可想而至,羅馬人不但會果斷的佔領另一個方向,而且一定會在迅速佔領之後迅速展開經營,安營紮寨整編軍民,以火箭般的速度將人口轉化為屬於羅馬一方的戰鬥力。

這也算是。

最近的大唐這邊的戰略家們最近得出的一個新的結論,羅馬人和普通的對手並不一樣,這些傢伙雖然在美洲使用的是速度最快的擴充套件戰略,但這種速度飛快的擴張戰略,

按照道理來講,長遠來說,一定會有讓人喜歡不起來的不良後果,也就是自古以來所有大型帝國搞了擴張之後,幾乎全都會遇到的問題:消化不良。

想想昔年神州,西周文王以產業革命之功取天下,引領神州步入農耕時代,這功勞,夠大了吧?按理說天下之民不會有不服的。

但結果,依然還是遇到了異常頑固的抵抗,儘管只是一部分地區,但黑歷史免不了,與黑歷史相伴的,“難度”,也免不了。

事情變得困難了,這就很討厭。

因為事情並不會僅僅變得困難。

當一件事可以變得困難,那麼相應的,這件事也一定同樣可以變得困難重重,乃至一直髮展到無法搞定的地步。

說白了,要是真把美洲和澳洲其中一個方向放給羅馬人去發展,最後時間一長,搞不好是會出現羅馬人經營得當,直接把一片地方搞得如同鐵桶一般,大唐就直接找不到任何機會下手這種狀況的。

要是事情變成那樣,這就沒有什麼可討論的了,已經不是有什麼風險,而是真的出問題了。

小長樂心中憂慮,這自然要追著丹青繼續問,雖然自己觀察下來,看丹青這神態,估計也沒有對這件事更加詳細深入的思考,但還是問了一下,不過這次丹青一聽,就當場笑了。

“傻妹妹,那你以為你的師尊先生他是為何收購這許多鍊鐵鋪的?”

“這定然是在澳洲那地方,鐵礦異常豐富。若能事先組織好人手,到時候只等澳洲一拿下,神州的鋼鐵價錢就能立刻降低,這鋼鐵價錢便宜了,造船,造火炮,”

“種種諸業,成本都會降低,屆時即便羅馬人已在美洲經略有時,已經形成氣候,大唐不也有一戰之力?”

丹青滿臉笑意說完,寵溺的摸了摸長樂的小腦袋就自去忙碌了,她作為李盛的貼身丫鬟,府中許多事是需要她操持的。

小長樂滿臉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