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7章 悄悄資助!(第1/2頁)
章節報錯
因為魏晉的高度腐朽,導致天下百姓貧困,而受害最慘的無疑就是日子本來就不好過的北方邊鎮軍人,高歡和宇文泰皆在其中。
李二的祖上李虎,也同樣是這樣的出身。
雖然數代人的拼搏最終是改變了命運,但李二可不想胡亂冒險——要是沒有魏晉亂搞,神州壓根都不會有代郡武川這麼個地方,那都是相對而言算內陸的疆域。
而大唐要避免魏晉,尤其是南北朝的五胡亂世那種情況,當然,首先是要避免自身出問題。
而同時來說,就是得確保各種海外疆域,大唐不但能獲取,而且獲取之後,這些海外疆域自身還有足夠的生命力。
這個生命力一方面是必須有生存能力,這也是第一個問題所在,作為軍隊被派出去戍邊建立的軍鎮往往自身缺乏經濟能力,需要神州自身不斷透過朝廷府庫進行輸血。
但如果只有百姓。
反正在漢代的時候,耿恭班超每次要回大漢國內,當地的胡人百姓都是哭爹喊孃的表示漢使大佬你走了我們可怎麼辦啊。
雖然這些胡人害怕的主要是漢使走了之後被其他強力胡人部落劫掠和屠城,但跟著漢使被送過來的經濟支援,比如更好的農作物,更好的農具這些也同樣讓這些胡人相當依賴。
可想而知漢人自己建立的軍鎮也同樣離不開神州內部的輸血,而話又說回來,神州是什麼地方?秦漢又是何物?
是帝國。帝國就是萬國之國,是統治一切秩序的究極秩序。
這也是當年魏晉末期,邊關軍鎮頻頻暴動的原因所在,因為那些地方說白了,也都是些不毛之地,社會規則不能說完全沒有,只能說聊勝於無——說白了,就是叢林法則。
關鍵這種地方的叢林法則又不完全是斯巴達式的徹底的叢林法則,往往是一個比較厲害的軍事精英掌控了全域性,然後剩下的所有軍民都只能由著這個傢伙肆意盤剝。
這樣的事情,在神州那簡直不是一般的常見。
而因為這種緣故,百姓顯而易見的不可能指望這些虎狼之徒自己良心發現善待群眾,畢竟這些虎狼之徒自身歸根結底,往往也並不是什麼一代英主,兇狠起來幹一票發了,之後往往就墮落起來,開始當老爺魚肉百姓,百姓的民生問題那是不可能考慮的,而進一步的擴張。
這些傢伙當上了老爺,當然也沒有那種野心。
並不是每一個武德豐沛的少年都可以稱得上進擊的巨人。
這樣的情況發展到一定程度,最終的產物就是元末明初的常遇春。這廝本來也是這種虎狼豪傑,跟一個山賊隨便一混就是富貴加身,但最終常還是投奔了朱。
而在朱元璋質疑這貨就是來投機搞錢,毫無理想信念之後,常遇春就表示了,不好意思大王,我還真有點理想信念,我們那個山賊老大就是個。
總之,這件事算是可見一斑,這些草莽豪傑墮落的速度往往非常快。
而因為這個原因,毫無疑問,一旦失去了朝廷威懾,這些邊疆軍事精英會變成什麼樣。
最典型的例子,西晉時的“石王鬥富”這個名場面典故之中,“石”所代表的石崇,就是邊疆軍事精英出身,而這個傢伙有沒有惦記著邊疆的窮哥們,見仁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