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鋼鐵廠產出鋼鐵,隨後就會產出礦渣,而這些礦渣可以產出水泥,水泥則可以造出房屋堤壩,而堤壩最終可以產出更多的糧食——雖然看上去,產出的只是糧食,但背後卻是無數工廠,無數力量匯聚而成。”

李盛這樣一說。

李二臉色就漸漸變化。

這裡邊似乎蘊含了什麼東西啊,儘管第一時間,自己也把握不到這裡邊的內容情況。

但是總感覺,這裡邊還的確就是有資訊量的。

“公子的意思是,”雖然李盛的封號爵位已經堆了一籮筐了,不過李二暗自慶幸的就是自己還是以公子與李盛相稱,李盛也沒有表露什麼意見,這明顯說明自己在李盛這孩子這裡還是很說的上話的。

不過這麼一想,李二也莫名有點惱火,這怎麼,自己堂堂國君還非得在一個臣子面前說的上話了。

不是,什麼叫“說得上話”?,這也太卑微了吧。

不過仔細想想,李二倒也很快釋然,反正這小子以後得自己對帝國負責,到時候輪到自己頂替父皇李淵當太上皇了,到時候就輪到這小子不得不在自己面前說的上話了。

這念頭通達了,李二的注意力也逐漸回到了李盛說的“產業鏈條”上來,

不過這次,李二還是不太能理解這個“產業鏈”究竟是什麼含義,工廠之間相互有所配合,這不是當然的嗎?話又說回來,就算沒有直接的配合,但各種工廠產出的東西,百姓也都會各種需要,這,其實也就相當於另一種配合吧。

也就是說,這個“產業鏈”其實是一個無論在什麼條件,什麼情況下都會自然存在的東西——既然這樣,那這能算什麼問題呢?

這顯然就算不得什麼問題了。

既然這樣,那李盛為什麼會特意的在意這事呢。

話又說回來,這好像也跟什麼“噴水池”沒啥關係吧。

李二屬實不太明白。

就見李盛說了,“這噴水池,其本身還真沒啥妙處,它主要作用是造景,這就跟假山是一樣的。”

“不過區別在於,假山的品質高下,看的是假山的原材料品質,這往往非常稀有。”

李盛說著說著,就搖了搖頭,雖然面色平淡,可嘴角卻露出了一抹不屑之色。

“這樣的稀有,註定了搞假山肯定是沒啥意義。”

“沒啥意義,這。”

李二感覺自己真要被這小子說糊塗了,稀有的東西不是很好嗎?

話說古代的各路領袖行走江湖,為了保障自家勢力的順利發展,往往都會用盡辦法搞錢籌措糧餉,販賣珍珠美玉什麼的簡直再正常不過了。當然了,這種天然礦物一類的珍珠美玉還有一大用途就是用來嘉獎有功的部伍,這個,李二也很熟悉。

李盛說這沒用,這怕是不太公允吧,再說了,玻璃這類東西,那可是大唐用以賺海外金銀的拳頭產品,這怎麼就又不行了呢。

話又說回來,這,這又跟什麼產業鏈有啥關係啊。

詫異之中,李盛說了,“尋找假山石,能借此賺錢的百姓,也沒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