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5章 開疆之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可不僅僅是開疆,這是跟羅馬人的逐鹿之戰!
而既然問題是出在這事上。
這事裡邊的情況,長孫無忌咋說也是大唐的宰輔大臣,基本情況也都是瞭解過的。
而這麼算的話。
這天,氣氛古怪的朝會結束之後,一直枯坐府邸之中深思到夜間的長孫無忌心中漸漸有了一絲明悟,隨後招呼了下人備上了車,悄然前往了宮中。
……
“輔機?這大晚上的。”
李二自然是又在甘露殿中沉思,畢竟這事太奇葩了。
本來是事關重大,而按理說自己既然為君,這麼大的事當然要虛懷若谷聽言納諫,只要是得力臣子的話,自己怎麼都該採納一下——按道理來說是這樣。
但眾所周知,道理也分為兩種。
一種是用來指導自己的行動,不動聲色的真的拿來用的道理。
還有一種……和前一種差不多,但根據時局情況的不同,卻就需要有所取捨……反正,要麼不能不動聲色,而要廣告於天下,要麼其實不能那麼做,大多數情況下,還是兼而有之。
而聽言納諫這種事對於李二來說自然妥妥的屬於後者了——這尼瑪神州多少知識分子?自己當年征戰天下的時候,麾下就已經是謀士如雨了,現在天下各州郡都興辦了學院,數目規模更是多如繁星。這要是個個都來諫言,自己還得全部採納不成?
再說了,天下有人說話,話裡就必有分歧,自己對一部分人聽言納諫,對於另一部分人那當然就是剛愎自用了——說白了。
所謂“聽言納諫”,這就跟什麼“誠以待人”差不多,因為不誠懇被人疏遠了肯定不妙,但如果因為誠懇被人出賣背叛,這又怎麼辦?
屬於是典型的無比好聽,可以沒事就拿出來說,但真的無腦照做,那就是,無腦,而已。
因而李二對於這次的大事要不要再次尋求李盛的看法,心裡一度相當矛盾,結果好不容易有個機會,結果李盛這小子居然喝麻了,然後撂挑子醉倒了!
這麼一來,這謎題就等於無論如何都只能自己想辦法去解了,不然要是追著李盛請教,這要再傳到民間,哪怕日後公開了李盛的身份,李盛也繼位上臺了,影響也必極壞。
對如當年王景、裴寂輩,就是可趁之機。
李二正苦惱間,忽聞殿外似有腳步聲傳來。
“趙國公,陛下這幾日休息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