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9章 釀造方法!(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李盛來說,如今的大唐值得自己入迷,去花費點什麼的東西屬實不多,尤其是大唐作為一個“社會”,這個“社會”當中,能讓李盛感興趣的東西實在是太少了。
生產力和資訊科技都決定了這一點,李盛作為早就習慣了手機電腦連wifi的當代青年,現在人在七世紀這體驗。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有趣的東西。
因為最近。
李盛要經營瓊州島的碧藍莊園,這除了各種商業的必備之物以外,有一樣東西則是特別必備,可以說是必不可少。
這東西便是酒。
沒有酒的地方有什麼可遊覽的?哪怕是古代的俠士出門,在荒郊野嶺的小鋪子歇腳,也得點他個三斤牛肉十斤酒才說的過去。李盛,雖然沒有酗酒的毛病,對酒也沒有特別的愛好,不過在這個時代要找點和前世相當水平的樂趣也屬實有一定難度。
當然了,即便是酒,這個時代和李盛的時代也差的太遠了——想想唐代的好酒標準是什麼?只是清澈而已,而現代的酒花樣之多那簡直難以統計。
不過。
這段時日李盛還真的聽了一段趣聞。
也就是長安的獅子樓這裡,最近搞了好幾種酒水,各種口味都有。
一得知這訊息。
李盛就頓時坐不住了。
因為在李盛的記憶裡,唐代的酒,釀造方法全國都大同小異——關鍵這還是貞觀年間,屬於唐初。
而唐初,這時候連陸羽的茶經都還沒出世,陸羽同志本人都還沒出生呢,茶湯,還是一種靚湯,並沒有變成流行後世千年的究極爆款飲料。
而比起茶,需要更多的糧食作為基礎的酒文化自然更沒那麼發達了。
古代的就文化和後世完全不同,相比後世,古代的酒在大量的場合中,基本上,還真就純是用來炫耀身份,用來和同階層的人建立共識的。
而後世不同,酒和茶一樣都只是飲料而已,儘管還是有相當程度的酒文化,但酒本身已經不再是一種“用糧食萃取而出的天地精華”了,變成了完全祛魅的日常物品。
不過,酒本身雖然祛魅,但現代商業也不是吃素的,分分鐘給你搞出無數花樣來給這玩意重新賦能——簡單來說,就是建立一種“文化”,使其具備類似宗教那樣的,直接作用於人的思想深處的魅力。
李盛雖然明白這些,畢竟你現代社會……哪行哪業,哪個領域沒點圈子,沒點文化,沒點自己的“準宗教”了,連鞋子這種怎麼看都是消耗品的東西都有,就更別說是歷史悠久的酒了。而李盛雖然能意識到這些,但李盛也並沒有如同一些人一樣,直接將其視為一種“費拉不堪”的標誌而摒棄。
作為商業社會的產物,作為年輕人,李盛對於商業社會的理解要比這種老一輩清晰許多,知道任何東西都是有這種門道存在的。這種東西,是文科和理科的合流,也是西方世界近代能夠富強數百年的核心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