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倒是一眼看出了皇帝應該沒有搞五百刀斧手的打算。

因為自己身上最近面臨的主要矛盾就是這個,因此考慮完了之後,也就沒繼續想“垂簾”這事本身,只單純不解皇帝既然不打算玩陰的,那他是要幹嘛?

不過接著,就見李二說話了。

“聖鄉王於我大唐功勞甚多,朕卻一直不曾嘉獎,實是心中有愧啊。”

這第一句話。

李盛聽了就忍不住流汗黃豆了,心說,那肯定了,你大唐發展到今天,不感謝我這個穿越者你感謝誰去,不過儘管暗暗吐槽,但李盛當然也不會明說。

因為李盛自己,心中還是非常有逼數的。

自己的確對這個時代的神州發揮了不少影響,但要說自己功勳多高,才智多牛逼,比起魏徵房杜之類的名臣那還是差遠了,反正李盛自己心中,絲毫不懷疑這一點。

而基於這一點,自己如今卻是爵位高的離譜。

現在皇帝說話還這麼客氣。

李盛已經確定了皇帝不打算搞什麼么蛾子,於是結合這話一聽,就給李盛心中產生出另一種奇特的不安感。

那感覺就像是在公司裡的老闆突然對你熱情起來,笑容滿面。

這踏馬的下一步會是啥?還不就是小夥子你多辛苦辛苦.jpg系列!

然後毛好處都沒一根,完全打白工。

李盛心中就不由一陣牴觸,不過這畢竟是皇宮,李盛可不想給自己惹什麼麻煩,先應付著慢慢來。

帶著這種思路,接著李盛就又開口了,“陛下謬讚了,微臣行事不恭,無禮草民一介,於今日大唐之盛況全不相稱,今偏在遠郡,正為本分也。”

在唐朝混了這麼些年,現在李盛說話也學會那帶著文言的強調了,無論什麼時候,基本信手拈來,當然這不是重點。

現在的李盛,對於怎麼找藉口轉移話題之類,也變得相當熟悉了,無論一般人怎麼設定議題,李盛都能輕鬆糊弄,這讓李盛不禁偶爾覺得,自己好歹還是個神州青年,怎麼不知不覺變得這麼油膩了。

難道這也是有錢人的被動技能?

畢竟自己現在不說是錢多到花不完,但算一個腰纏萬貫肯定是夠了。

當然這話又說回來,能應付事也是好事,就看著皇帝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了,

如果只是剝去名爵,那對於李盛來說是完全ok的,這東西對於如今的自己,說白了,就是比較虛。

雖然有幾千戶食邑的被動收入,不過現在李盛自有大筆資產,並不怎麼缺這點食邑收入,再說看如今的神州這樣,分明是要搞工商業立國的節奏了。

既然是搞工商業立國,那食邑這種東西費除掉當然也就是時間問題了,可能未來辦這事會有一定麻煩,但李盛估計著以李世民這個咖位,真要辦很明顯也沒人攔得住——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