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唐國土浩瀚,整個神州就是一片泱泱浩土。

這麼大的國境,一下子禁軍主力都不在這了。

關鍵大唐這種開拓,是完全在社會公理之下的開拓——以商業的形式合理合法的開疆拓土,也就是說,在竭盡全力謀利的同時儘可能的避免結仇。

因為這個原因,這樣的開拓往往就難以具備輸出矛盾凝聚人心的作用,到時候大軍在外,神州境內會不會生變什麼的那就完全是不好說的事情。

而不考慮政治原因,就算只說運力。

大唐又哪有能力將數十萬大軍給運到美洲去!

這特麼的就跟直接移民沒什麼兩樣了——要是能做到這種事情,之前剛剛探地圖探到美洲的時候根本不會有那麼多麻煩。

關鍵就是這二十多條鋼鐵戰船太尷尬了,要說海上的戰力的確也有,但要真想剿滅羅馬人在美洲的勢力,這點船毫無疑問不足以運輸大軍過去。

這難度。

長孫無忌只是簡簡單單一番分析,就直接道破了眼前的整個戰略局勢。

這洞若觀火的洞察力卻無法起到什麼效果。

別說李二生氣,長孫無忌自己都是滿臉苦笑!

這就跟高句麗是一樣的,任你能人輩出,但盤子小了,組織力再強也拉不出真正強大的威勢。

爭奪天下的軍隊,質量數量缺一不可,否則爭什麼天下?那叫軍閥割據。

這天開這波內廷回憶。

其實李二自己也有預感,這海上的軍事問題也是軍事問題,自己好歹也是曾經的天策上將,結果也並不曾想出什麼奇謀妙計來。

那麼,自己麾下這幾個大臣,水平當然也高,但對自己來說主要還是緊要關頭“對答案”,所謂集思廣益。

大家都差不多的水平,既然自己都焦頭爛額了,這幾個傢伙顯然也不會一下子就有了思路,但是,按李二的設想,這波內廷開會,即便沒有什麼妙計,但好歹能憋出點歪招不是?

好歹大夥都一把年紀出來混了這麼多年呢吧!

結果這真是,一開局就進了死衚衕,迷宮都不帶給你走走的!

要是有點偏方歪招,李二也不是玩不起的統帥,既然只有偏方,那最佳化最佳化說不定也是妙計。

就比如之前在東歐一帶與羅馬人對壘,行“治安戰”之策,這實際上也就是某種意義上的一種“歪招”。

但因為最終搞出了火槍這個東西,大唐玩這“治安戰”的能力遠遠勝過羅馬人,戰術上變得非常強大靈活,因此這才得以不斷消耗羅馬人的國力,乃至將其逼入絕境!

可見一個道理,歪招只要做的闆闆正正,只要是對手不可複製的。

那麼,戰術上取巧的歪招,最終也是可以轉化為戰略優勢,乃至戰略支柱的。

這一點上李二可以說是深明其中三味了。

然而。

實際上這次李二也就是這麼想的,哪怕是笨拙的、猥瑣的辦法都沒關係,只要能消除羅馬人的海上軍事存在,那麼事情就算搞定。

然而這。

李二黑著臉思索一陣,甕聲甕氣的開口問道,“既然羅馬人是勾結東南岈諸國,朕看大唐禁軍不若就直接踏平東南岈,看他羅馬人還能勾結什麼人去!”

李二此刻也是人都暴躁起來。

不過。

他這麼一說,下面幾個大臣卻都沒有任何反應,始終是低著頭一言不發,連面面相覷都沒有。只有一聲聲非常勉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