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低成本搞定對手,自然沒人會費勁扒肝的玩複雜的,關鍵這簡單的鬼蜮伎倆居然效果極為顯著,直接就給大唐的主要戰略限制住了。

這叫什麼?這就叫價效比極高。

自古衡量一個戰略是妙計不妙計的,就是一個標準,價效比如何。

能以多低的花費達成多大的戰略目的。

現在羅馬人這一手玩的無疑是十分漂亮啊。

而且根據李盛這會說的。

羅馬人這麼搞,他不但可以破壞大唐這一階段的戰略程序,還能做到許許多多其他的事情,產生種種不可思議的多元化的效應。

日後那簡直是,這大唐,肉眼可見的麻煩不斷呢。

這還能用簡單的計謀搞定嗎?

柴紹呆萌的一問,李盛就聳了聳肩。

“這有什麼好說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還以顏色不就行了。”

“還以顏色?”

柴紹聽的不由得愣了一下,怎麼又還以顏色了呢。

不是柴紹沒有武德,被人打了還不知道打回去,而是剛才李盛已經說了。

“伸手必被抓”的嚴懲策略,主要是用來對付山賊海寇一類——李盛當然沒有直接說什麼毒梟之類的,而是用了山賊和海匪來代替。

這次雖然今年以來,大唐沿岸的商埠傳的沸沸揚揚的幾波事件都是海寇在搞,什麼綁票了縱火了,最常見的、簡單的洗劫就更不用說了,但這些海寇可跟一般的海寇不一樣啊。

要是朝廷直接重拳出擊幹一波就能結束遊戲,早就幹了,豈會等到今天。

之所以等到今天,這不就是因為這樣沒用麼。

背後是羅馬人資助,那就意味著海寇肯定是一茬接一茬的出來搞。

正所謂老鼠兒子會打洞,海寇這種東西也不是刻板印象裡的加勒比悍匪,真實的、多數的海寇就是一群投機分子。

看什麼地方管的不嚴,就去劫掠一波,本質和貪官就比較類似。

大唐可以重錘個一波幹掉一批膽最大的,但除了膽最大的,還有許多膽沒有那麼大,卻也不小,並且要狡詐聰明許多的。

這幫人就會摸大唐海軍的巡航規律,出動的路數,並且最終利用羅馬人贈送的兵器和資源和大唐長期拉扯。

要是事情變成那樣,這事可就真麻煩了。

換句話說。

按李盛這意思,柴紹感覺不但效果不大,甚至還有反作用!

李盛怎麼會這麼想呢,

柴紹滿臉困惑,看著李盛,眉頭都皺緊了。

“這怕是沒什麼效果吧,大唐就算能重創海寇,但羅馬人不也能繼續養寇為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