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李盛再怎麼厲害的不可思議,反正說到底,這也是自家孩兒。

既然是自家娃。

橫豎不用考慮功高震主的問題。

當然,李二也不是沒憂慮過李盛能力如此了得,那李承乾這個太子,雖說這娃論德才比起李盛是稍差了一些,但畢竟是已經被立為太子。

既然已經是太子,那李盛才華名望太高,日後怕是會引起議論。

如果屆時擁戴李盛的人太多了,那這鬧出爭端來,而這個事甚至不需要民間有什麼爭端,百姓支援誰不支援誰,就現在自己心中都不由得猶疑起來,要不要真的改儲君為李盛?畢竟大唐偌大疆土。

李盛來搞,那自己沒準從此什麼事都不需要操心了,因為反正李盛在這,大唐就是天下無敵!

但改儲這事影響重大,不是說這件事本身影響大,而是後續效應。

這次皇帝可以因為賢明來選擇李盛為儲君,那日後李盛自己為國君了,他又該如何安排這事?到時候萬一皇子之間又內部打起來怎麼辦?

到時候長安豈不是一天到晚啥也不幹光搞政變了麼。

不過這事思來想去。

李二還是舒服的睡著了,並不是他自己計議已定,而是現在愁這事明顯還早了點。首先,自己身體狀況還好的很——自從有了李盛這小子搞出來的抗生素,自己是但凡有點啥病,都是數日之內必定痊癒!

除了服藥治病期間不能飲酒算是個缺點。

二來吧,就是李盛這小子至今可還沒婚配呢。

雖說按神州自古的標準算也是老大不小了,不過自從有了這改革風氣詔書,不成家專注功名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了,按這新標準一算,這孩子好像也算正常,反正這事,橫豎是長孫皇后操心,而不管長孫皇后打算什麼時候強逼李盛成婚,等到李盛自己的娃成長起來那都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了。

這豈不就是還早!

再說了,對於李二來說,自己的一生是在軍中,從基層,從最物理的地方成長起來的,任何事情只要能妥善搞定,那都不算什麼問題,比如現在大唐搞的科舉——這就不是什麼自古以來就有的東西,而是新的東西!

能意識到科舉的重要性,是李二嘴上不說,但卻對隋朝的文帝楊堅十分佩服的原因,更佩服最初發明出這一招的後趙之主石勒。

這個思路延續到立儲這件事上,就是李二其實,也不在乎哪個皇子上位,關鍵是大唐的基業不能出問題,然後最好有發展,這才是一切的本源。

而改儲為李盛這麼搞雖說總覺得十分不妥,畢竟這不可能是一次孤立的行動,而是一種“先例”。

既然是李盛,那搞定後續影響想來也沒啥難度。

當然了,李二自己是不會存有這麼擺爛的念頭的,不過這種想法略過一瞬間,就大幅改善了李二的睡眠質量也是真的。

不過第二天一覺醒來,李二神清氣爽還不到五秒鐘,就立刻想到一個新問題。

大唐。

需要產業升級。

那具體要怎麼升級???

.....

這個事最初在酒桌上跟李盛喝酒的時候已經問過了,那時候李盛給的藥方子就是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