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說的嚴格一點,大唐當初其實也是有條件出海摸到美洲的!

不過轉念間李二就想起來了,當時大唐還得經略漠北呢,一個高句麗,一個吐谷渾,一個突厥,然後高昌龜茲若干。

這一大票各種小汗國小部落都還沒搞定,的確是沒經歷去經略美洲,再說了,這話又說回來,當時的大唐還有一項大業,也就是南邊的海路。

當時的海貿路線不是還沒成熟和火爆,而是都沒探索完畢,這個情況下肯定府庫也得花錢,同時還有最最關鍵的一項。

大唐需要收集金銀,聚天下所有的黃金白銀,這才是大唐這些年來的核心戰略,僅次於軍事——甚至或者也可以說,跟軍事建設是平行的專案。

這個程序甚至直到如今都不算完成,因為李盛給出的地圖上,數片大陸組成的天下現在依舊有多少黃金“流落在外”?誰也不知道。

而當時正是大唐的海貿起步時期,海外的各種異邦小國都是些完全沒有工業基礎的,甚至不但沒有大唐這種工廠,連專門做物件的手工作坊都沒有!

這麼些地方,要武力征服,對大唐來說也不是什麼難事,但那麼大的範圍這就力有未逮了,武力開疆是有許多限制的。

對方只要打定主意跟你拼命,那即便兵甲不利還是可以讓你喝一壺。

但海外沒有任何工業基礎,用工業品來恰他們的黃金白銀儲備,這就完全可以做到了!不但能做到,而且相當簡單,關鍵還很重要——這自然就沒工夫去處理什麼美洲問題了,那地方山高皇帝遠的,大唐禁軍再強,那也是鞭長莫及。

換個角度說,就是美洲可能存在的勢力無法對神州產生威脅,最起碼沒有緊迫的威脅。

這一點也不是李二輕忽而定,而是李盛親口說過,那鳥地方連車輪這東西都沒發明出來,

美洲的優先順序自然可想而知,雖然也很重要,但必定是不會太高了。

這麼一想,李二自己也不由有點洩氣。

特孃的,這麼算的話,大唐這些年經略漠北,又提振經濟,搞了大量的金銀儲備,

疆土和金銀的收益,這都是未來威凌天下的本錢。

這些“本錢”原本在李二看來,都屬於是悄悄搞出來的,現在看來也是未必,

儘管沒人知道你的意圖,但你要做點什麼,總得花費時間,而你花費的這些時間當中,別人也不可能閒著。

極有可能就是那個時候,羅馬人已經開始了對美洲的大力探索!

不過思索清楚了情況,李二也很快調整了狀態,現在氣急敗壞也沒有用,羅馬人又不會直接被自己隔空氣死。

這也能看出這幫羅馬人果然跟尋常蠻夷不是一個段位。

見幾個大臣都埋頭苦思不語,李二頓了頓道,“算了,這段時日大唐也不是什麼都沒做,被捷足先登就捷足先登吧,你們也不必自責,今日就先回去休息吧。”

幾個大臣一聽,臉色紛紛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