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在靈州一帶富起來的西域商人,雖然數目不少,可這對於李盛的買賣就沒啥幫助了——這幫人倒是消費的起吧,並且肯定也有意願消費——常年在南方生活的人都想沒事看看雪山,在嚴寒之地過日子的人自然會想要看海曬太陽了。

但問題是這幫商賈基本沒啥時間。

這不是說這幫商賈完全抽不出時間,而是李盛估計這類商賈都是些螞蟥式的鑽錢眼選手,要這幫人停掉生意花上兩三個月到瓊州島玩玩,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李盛期待的是西域能搞起點什麼產業來,這樣除了流動的、忙的批爆的商賈之外,還能有定居的中產,這樣一來那瓊州島的客源就不愁了!

對於李盛來說,在瓊州島搞旅遊業。

這事,可以用賣棉褲的例子來說明,在非洲賣棉褲,不同的銷售有不同的理解。

有的認為非洲那麼熱誰穿棉褲?但有的則就相信,非洲一條棉褲也沒有,就是非洲才好賣棉褲——而瓊州島的旅遊業,主打的是海景。

這對於南邊有消費能力的各種資深水手工匠,二副三副,總之有消費能力的海貿大潮中興起的精英來說,就是一個跟非洲棉褲——完全相反的東西。

這片海景莊園,自己打造的再好,對於這些主顧來說就相當於是在家吃回鍋肉吃膩了到外面的館子吃一次,就是這樣的性質,吃過個兩三次,這幫人再吃的意願就會大大降低了。

因此對於李盛的買賣,真正好指望的主顧還真就都是北方的那些。

無論是原高句麗,現遼州,還是西域的靈州、長安這一帶的各路人馬都可以。

不過這種事畢竟急不來。

要說具體搞點什麼東西出來改變神州的某個方面,這個李盛還是能想想辦法的,皇帝真要把自己拉皇宮裡去,親自開口問自己要增長點,那李盛也沒辦法只能幫忙看看了。

但提高中產人口規模這種事就不是短時間內能做到的了。

思來想去,這事看來,暫且還是隻能做南邊海路上各路海客的生意,但這麼看下來,這事就不好說了,因為這意味著李盛只能想辦法把這海景莊園搞的儘可能高檔。

突出一個上流,變成類似牌面標杆的東西,這才能有銷路,但這樣的話那對於李盛來說就血虧了,因為這壓根不是李盛搞這檔子買賣的初衷。

出身後世!

李盛的見識自然和這個時代的一般商賈不同,最清楚蘭博基尼其實賺不了多少錢,因為市場的盤子就那麼點大,還要被各路底蘊雄厚的大廠搶生意比如bba。

人家的車也照樣豪華有牌面。

反過來,十來萬二十來萬的家用車,這才是能產出商業帝國的東西。

如果說把瓊州島運營成瘋狂的代夫,這個其實李盛也不是做不到,反正目前自己手握杭州工業區的股份分紅,還有這煩人的爵位也並不是一味煩人,食邑,也就是俸祿還是挺高的。

有這些底子,李盛當然也能搞個代夫出來,但這顯然不能滿足李盛的胃口。

代夫那地方,說到底就那麼點大,其中有相當的成分都是宣發起來的,實際上比代夫景色還要玄幻的海島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