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唐領土的另一端……

李孝恭、李績二人,此刻腦海裡,正如淵蓋蘇文所思。

他們,也是這樣想的!

……

不過順序不太一樣。

這扁球戲的玩法規則等等,李孝恭、李績是不太清楚,思來總歸不過就是蹴鞠那一套。

而這種東西……真能鍛鍊學院的生員與禁軍士卒相匹敵?怎麼想都扯淡啊好不好。

因為相約的演武之會是在長安,內容還是軍事對抗。

因此李孝恭和李績沒費什麼力氣就找了一批人來。

這演武比武,比的還是戰陣之能,因此對於李孝恭、李績這等資深治軍專家來說還真不難。當然……

李孝恭也好李績也罷,對這扁球依舊是隻有一個感覺……意義不明,完全看不懂這東西有什麼作用,於是這演武比武之事……李孝恭和李績也就麻瓜了,完全不知道如何籌備!

畢竟既然要籌備,那當然……當然就是要做針對性訓練了,但既然看不出這扁球之戲有何獨到之處,卻不知要如何“針對性”訓練了。至於基礎的訓練……

這玩意就更簡單了,大唐玄甲軍要是還需要為這種事情專門訓練,那也太丟人了。

不過……這麼一來,好像也真不知道下一步該幹啥了,畢竟想想看這針對性的不知從何做起,日常性的訓練一直都有,那也就沒啥可籌備的了……只是真要不做特殊準備,李孝恭和李績又總覺得有點莫名緊張,一股後背發涼的不安之感。

要知道……

此番演武,禁軍兒郎們的對手只是一群學院裡的讀書人,誰會怕這個?

但咱們哥倆的對手就恐怖了,這可是李盛……

儘管平素裡就心理素質過硬,畢竟都是大唐的開國將領,不存在怕事的情況。但是……

不管什麼事,只要跟李盛這個名字沾上邊,帶上了大皇子殿下的仙氣,就不知不覺變得詭異起來……

這麼一想,這事還真難頂……

便是在這種矛盾的心理當中,李孝恭和李績很是度過了不少不眠之夜,一臉幾個月就這麼過去。唯一的好訊息就是……據傳陛下的紙鈔終於穩住了,並且似乎真如大皇子殿下所言,紙鈔不但價值穩定下來,甚至還出現了不少囤積者,最近甚至有愈演愈烈之感……朝廷每發行一批紙鈔,就有不知多少人千方百計的四處鑽營,想要搶先將手頭的金銀換做紙鈔……

這等貨殖之業,李孝恭和李績都是武人,本也不甚關心,但因為李盛的緣故……當初對此事的預言,讓大夥悄悄囤些紙鈔準備發財這部分,兩人就不由有些毛骨悚然。

因為在紙鈔這東西的設計當中,最終的目的……是如秦始皇收天下之兵一般,聚集全天下所有的金銀,由朝廷統一支配所有的經濟秩序,便如始皇帝設郡縣掌控九州一般。一旦此大業成就,日後無論有何風雨,大唐的抗性都將高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安泰猶如銅嶺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