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隨著大唐蒸蒸日上的經濟同步越來越發達的刀劍文化,當然也在標準鋼和高爐鍊鋼廠越來越普及之後……衍生出了更多的刀劍文化。

目前人氣最高的一種略微彎曲的長刀不但在神州極受年輕人追捧,甚至還遠銷海外的蠻夷部落……許多蠻夷部落之遙遠,甚至並不知道有大唐這個國家存在。

但,他們卻知道“唐刀”!

當然,刀劍文化只是文化而已。

大唐的刀劍文化,和倭人這裡截然不同。

倭國這地方,經濟水平……看那幫倭人衣衫襤褸的鳥樣,連皮甲都沒有,只用竹篾做成“似乎是鎧甲”的東西作為防衛,甚至許多倭人連竹篾甲都沒有,而是用稻草秸稈充樣子……

即便是為首的倭人也是這樣,身上的甲冑極其簡陋,也是衣衫襤褸。雖然有些紋飾可以看出可能這人有些來路,但破舊程度那就別提了。

然而就是這麼一幫乞丐似的“軍隊”卻擁有好幾把質量上乘的刀劍……

其性質看上去相當古著,柴紹總覺得像自己讀兵書時見過的戰國時期的那種劍。

(該時期的東瀛刀劍,因還未得到“唐刀”輸入,因此都以秦漢形制打造,在考古學上被稱為“上古劍”。)

當然,這對柴紹來說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刀劍的高品質和這幫人的衣衫襤褸對比鮮明,這就的確很有山賊的味道。

而山賊……

柴紹回思當初跟陛下打天下削平群雄的軍旅生涯當中,的確就曾與不少山賊交手,甚至許多地方軍閥勢力,本身就是山賊趁著亂世出來割據發育起來的。

而這種勢力……

柴紹仔細思索……自己見過的山賊,也沒有這麼奇怪的性情和行為方式啊。

思來想去,這件事還是太玄奇了些,最後也只得搖搖頭,先籌備戰事要緊。

……

就在柴紹努力分析戰場觀測情報,推導各種資訊的同時。

另一面……

雖然一陣豬突衝鋒之後光速七零八落,不過還是有幾名倭人快速的逃了出去。

毫無疑問,這屬於反應比較快,腦子比較靈活的部分,而在動輒發生饑荒的農業時代,這種情況一般意味著小時候營養不錯,換言之……

逃走的人當中,有一名正經的在職武士!

而回到天皇面前,那當然也是為了稟報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