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伏允的印象中,船的形象就很簡單。一棵樹,給它掏空,掏空一棵樹,這就是一條船。

可如今眼前這玩意……

伏允只是看一眼,都覺得自己是否是看錯了。

這船尺寸之大,彷彿便是一座大山一般!

而考慮到如果自己看錯了……

那麼這條船上的各種“建築”,還應該說,更像一座城池才對。

沒錯……

一座城池,這就是一座城池,而不是城池以外的任何東西。

只有一座城池,才能有這麼大。

這麼大的一塊平坦無比的範圍,或者說該叫區域,或曰領土,也許該叫做……一片陸地。

鋼鐵做成的陸地!

不是城池,又是何物?但是……

隨著伏允的目光下移,卻能分明看出來……這東西,壓根不是什麼城池,這就是一條……

巨大的,用鋼鐵製成的,

“挖空的樹”。

而這棵挖空的鋼鐵巨樹之上,還陳列著四條漆黑的……同樣挖空的鐵樹,而這幾棵鐵樹伏允就比較熟悉了。

這玩意,自己認識。

吐谷渾的中軍精銳之所以被一擊而破,也正是因為這個東西。

這玩意,叫“火炮”!

一開始的伏允當然不認識那東西,在雷霆和閃電平地爆發的一刻自己就記得大腦一片空白了,除了這個啥也不記得。不過隨著一路顛沛流離被大唐遣送過來,途中伏允也聽聞了——自己從其他鮮卑人口中聽來,其他鮮卑人則當然是從漢人禁軍的炫耀中聽來——這個東西叫火炮。

它不是刀劍,沒有鋒銳的刃口;也不是弓箭,沒有詭異的隱蔽性。

火炮,不是在此之前的所有時代,的任何一種兵器。

火炮,就只是火炮。

它就只是火炮。

它百無一用。

唯一的作用,就是將任何阻攔在它面前的東西,無論是可笑的甲冑還是看似堅固的城牆。

撕碎。

甚至於,在伏允被漢人的禁軍並其他鮮卑人押送南下的途中,他還聽聞了這樣一種說法,不知是來自漢人還是鮮卑人。

大炮一旦作響,一切都得閉嘴!

甚至於,即便伏允對亡國之恨體驗極度深刻,也不得不承認……這是真的。

是真的是真的是真的……

都是真的。

如今的南朝,如今的中原世界,那些過去渾渾噩噩的軟弱漢人手中,掌握的就是這樣的東西。

哈哈。

但知道歸知道,驚懼歸驚懼,隨著時間推移……

伏允雖然憤怒於鮮卑同胞們紛紛忘記了亡國大恨,但自己也沒有注意到的是,自己的內心深處,在思想的表象之下龐大的潛意識之海,也同樣……拒絕面對,乃至拒絕承認天下能有如此可怕的兵器存在。

凡人……

真的能掌握這樣閃電一般的手段嗎?

火光,巨響,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