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0章 經濟手段(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盛這樣一說,眾人頓時都有些納悶。
這話的意思是……
一時半會間,還真聽不懂。
不過思索了一會眾人也是懂了,李盛的意思是用錢解決?
可這……
思索了一下。
眾人都感覺不得要領。
話說在西晉年間,曾經有一位大臣叫江統,這貨因為當時西晉大量遷移邊關的胡人到境內種田充軍,於是發表了一篇“徙戎論”出來,要朝廷小心一點,裡邊對於胡人的描述是這樣的:戎狄強獷,歷古為患。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胡人這個東西,自古都是馬背上長大,都是些性格極為強勢之人。
這些刁毛以前大漢抗擊還來不及呢——想想衛霍兩名大將出現之前,大漢在匈奴人手下吃了多少虧。這個時候三國戰爭剛打完,朝廷還大量將這些人往國中遷移,這怕是有點問題吧。
當時因為種種原因,這篇徙戎論並未受到重視,但是後來問題就逐漸顯露。
總之這個時期大唐的精英因為都是出身關隴,在南北朝這幾百年間不但要面對內亂問題,還是抗擊胡人的第一線,對於這些胡人的特性都是十分的瞭解。
而以虞世南、李績、尉遲老魔等人對胡人的瞭解,花錢買太平那就是絕對的自討苦吃,因為這些胡人根本就不會滿足於金錢,也根本沒有漢人那種你給我一個面子我也給你一個面子,大家以後好打交道的觀念。
在草原胡人的世界裡,今天你送我了那是你笨蛋,我才不管你什麼狗屁面子呢。至於撕破臉了明天見面了怎麼說,那是沒人考慮的,在胡人的世界裡就只有一條:不爽那就幹。
因而眾人都不用仔細分析,只是稍微思考就忍不住連連搖頭,這主意……肯定是行不通的。
不過這個時候,問題也就來了。
雖然這個主意怎麼想估計都行不通,但是……
李盛,太特殊了。
如果是別的年輕後生這樣說,他們可能就大笑著叫禁軍進來將這小子拉出去練石鎖去了,但李盛這麼說,問題卻就顯得有些詭異。
難道這後面有什麼說道,門道?
眾人面面相覷,虞世南還是問道,“呃……聖侯,這‘經濟手段’,卻要如何行之?”
“我等素聞胡人強獷,難以節制。若是以金錢收買,只怕是養虎為患,以地賂秦啊……”
虞世南滿臉擔憂。
他這麼一說,在場的眾人也都露出瞭然之色,望著李盛眉頭深鎖。
胡人能被錢收買麼?
不過李盛聞言卻是一聲哂笑,“永興公這是說的什麼話,怎麼可能花錢白給?那是白痴行為好吧,怎麼可能送錢……”
李盛十分好笑,惠吐這種事那不是越幹他越要反你。
“所謂經濟手段,並非是送錢,而是要讓吐谷渾那些鮮卑人賺錢。雖然同樣是給他們恰錢,但其中卻有本質區別……”
“要讓吐谷渾之人賺錢,當然就要買他們的東西。現在大唐的主要精力要放在羅馬上,這才是戰略目標,不過要跟羅馬人對線,除了南下滄海去阿非利加,還有一條線便是咱們這裡……換句話說。”
“西域這地方,大唐日後肯定是要更大規模的屯墾,僅僅一個安西都護是不夠的。而日後要來更多的人,那麼禦寒的衣物便不可少……咱們該怎麼做,也就清晰明朗了——直接採購吐谷渾人的羊毛便是!”
“採購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