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是接著去討吐谷渾還是去伐吐蕃的問題,首先得把對面這眾軍互保這事給說明白。

這事說不明白,大軍下一步無論是去幹不長眼耽誤大爺去打野的吐蕃,還是前段時日來捋虎鬚的吐谷渾,都肯定爽不了。

只是這麼一商量……

“似是沒有什麼好計策……”

殷嶠在眾人之中素來以城府通達,思慮精深為稱,但這會卻夜不由得滿臉愁容。

眾人都不由得看了殷嶠一眼,這說法屬實是有些折自己志氣而長別人威風。

但仔細思考的話就能明白。

吐谷渾的兵力有上百萬,吐蕃的則在六七十萬左右。

這都是這段時日大家在靈州這邊透過各種商人、酒保的渠道反覆印證過的事情。

雖然不一定準確,而且酒保這種生物有時候吹起牛逼來完全沒有底線。

但是,大夥的訊息也不是來自具體的某一個酒保,而是四處打聽反覆求證過的。並且……

根據長安方面陛下從南海的海商方向獲得的關於羅馬目前實力雄厚深不可測的情況推斷,給到吐蕃、吐谷渾的援助也一定不小。

現在的情況就是,本來吐谷渾就是個不可小覷的大勢力——想想這貨也是鮮卑人國家,卻能與高句麗長期分庭抗禮,實力就不是開玩笑的,常備軍幾十萬就問誰不怕。

而吐蕃也不是白混的,這幫蠻子雖然住在山上條件古怪,漢人去了還要生怪病,但其中的精銳體格是一個賽一個的壯碩如牛,實在不好對付。

不說精銳難打的部分,總兵力也是二三十萬。

而最近因為羅馬發功,這兩個傢伙都得到了不少提升,常備軍規模大幅擴張,於是最終就出現了擺在大唐面前這樣的不易處理的局面。

另一方面來說,這樣的常備軍規模擴張,其實也是當初滅突厥的恐怖威懾失效的一大原因。

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眼下,大家該怎麼辦。

吐谷渾和吐蕃兩路人馬的軍力都很強,這種情況下,大軍該如何開動!

當然,如果這兩個傢伙都強的離譜,那沒什麼可說的,直接來硬的,不計代價往死裡整就完事了,但問題是……這兩個傢伙,並不是合軍一路的情況,而是分在兩個方向。

這種情況下大唐要和他們打,那就十分不容易了,因為必有一個方向,百姓是要遭難的。

選擇讓靈州東北方向的百姓遭難還是西面的百姓遭難,這是個對於虞世南等人來說沒法決定的問題,而如果要問陛下……

這對他們來說無疑就是一種羞辱了,陛下的命令是清理西域的勢力,具體怎麼清理這還要問陛下,那要你們這幫將軍是擺設不成。

不過……

“總得拿出一個主意。”

殷嶠有些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