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章 遊牧蠻子(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麼近的距離,就可想而知吐谷渾得到的羅馬援助只怕更多。如果說高句麗之師,一百個師有二十個羅械師,那麼看這距離,吐谷渾起碼得有四五十個羅械師。
這難度 ,可想而知八成要比高句麗那時候更大。
關鍵是,這吐谷渾也是個鮮卑人的國家,民風和高句麗一樣悍勇,如此一算的話就知道,想從傳統的軍事諸元——比如對方是否兵甲利,士卒不練?這種本質屬於政治風氣範疇的東西——裡邊找出破綻,是基本不可能的。
這幫遊牧蠻子吊事不會就會打仗,幹別的拉稀無比,但打仗的時候就往往能變得君明臣賢,人人英勇。因著這一點,在李盛的世界線裡大唐還對漠北這些胡人做過許多統戰工作。
當然,整個佈置也是有所疏漏,於是後來就導致了安史之亂。
但這不是眼下的重點,重點是……
先為力勝。打贏了對方,才能談得上有條件,去談什麼長治久安。現在的問題是軍事解決都存在疑問,談論長治久安當然就是“奢談”了。
“吐谷渾雖也是鮮卑人之部,民風尚武,不過他們並無漢人的心靈手巧,不能拓展牛羊馬匹規模,當無大礙才是……”
眾人思索一番,接著殷嶠就以有些保守的語氣先這麼揣測了一下。
眾人聞言,都點了點頭,接著再看向虞世南。
實際上也正如殷嶠所說,鮮卑人是一群兇猛的勇者,但也是吃了沒文化的虧,所以上限其實不高,正如後世的蘇聯雖強悍英勇,但因為也是一幫讀死書的老實人,所以歐美儘管費拉,但偶爾出些英雄都是極度厲害的狠角色,用點手段他就頂不住了。
這就是上限不高。而神州是個介於兩者之間的東西,相比蘇聯的人,神州人沒有那麼老實好騙,但相比歐美,三觀卻又要明正耿直的多,因此……
在狀態不好的時候,這種半吊子狀態的下限就可以低的不可思議,什麼大宋南明之類……
但上限高的時候,就不一樣了,極為恐怖。
而目前來說,殷嶠的話雖然聽起來樂觀了些,但大唐……不對,應該說神州世界如今今非昔比,早不是南北朝分裂混沌的狀態。
而漠北這些草原部族,卻還是老樣子。在神州拉胯的時候,他們可以隨便南下打草谷發橫財,但一旦遇到神州重新崛起的時候,他們就又不知道自己該幹嘛了,只會繼續按照過去的生活方式來搞,而往往……
不會意識到自己正在面臨重大挑戰,如果不能建立起真正能和漢人大一統王朝相抗的東西,那就遲早要遭重。
當然,如今的形式比較特殊。有羅馬的援助,本來命運對遊牧國家的要求是要建立更高維度的共同體,來團結遠遠多於幾個部族的人馬,但是……
因為羅馬的出現,這個命運的要求無形之中卻就被抵消了。
換句話說,總體而言,目前的吐谷渾的確變強了,但相應的因為失去了迫切的政治創新需求,如今的勢力反而不算大,換言之……威脅很可能並沒有那麼高。
這差不多也是這一群國公觀察下來的共識,不過……
虞世南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