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 東瀛(第1/2頁)
章節報錯
而根本性的矛盾,往往反而不容易爆發。
漠北的問題便是如此,軍事矛盾只是最表層的矛盾,根源永遠是貧瘠和苦寒。河東路以北的土地,自此而後肉眼可見的將會被真正開發起來,自然不會再有什麼軍事衝突。
相比軍事上的大捷,大一統王朝這下終於達成了一個戰略方向上的永久穩定,意義相比軍事勝利要明顯重大的多。
當然,軍事問題還未解決完全,畢竟黑土地是片巨大的地方,除了高句麗還有新羅和百濟兩國。不過……
這兩國李盛可是記得清清楚楚,能在後世落下“朝鮮”這個名號,可想而知……
其實力和鮮卑人根本不是同一個級數的存在,因而李盛直接不予理睬這倆地方,直接離開了黑土地,暫時性的回到了杭州。
而就在李盛回杭州的路上,甚至人都還未曾抵達杭州,便經由電話的便利接到了訊息,李孝恭發來情報,張亮已從水路初步登入了百濟。
而後再與三十萬禁軍,並重新編制的鮮卑人從屬軍隊,迅速便拿下了新羅百濟兩國。
李孝恭在經由電話發來的口授信中無比興奮的描述了鮮卑兵卒在見識到大唐的兵器之後,對大唐是何等畏懼崇敬,而新羅百濟兩邦在面對火炮、手雷時的反應,就更是奉若……
並且同時還順帶描述了一下新羅和百濟的情況。
李盛對於新羅、百濟這些刁毛見到火炮時大驚小怪的模樣並無興趣,只付之一笑而已。不過李孝恭提起新羅和百濟當地的情況,卻讓李盛也不由詫異,那地方的城池十分低小,往往一座城池的城牆也就大唐尋常百姓家的圍牆一般大……
這卻就讓李盛感到開了眼界,有些後悔自己沒有接著跟李孝恭他們一起去徵新羅。
不過……
這也讓李盛心中一動。
看樣子新羅和百濟在此時的實力且不論,但其文明和神州主流文明的交流,還很有限。至於神州本土的文明,地方偶發性的小文明,基本都從人口的流動交流中獲得了進步。
神州這地方在後世被外邦稱為沒有色彩的極權之國,在李盛看來這完全是扯淡。
神州不同州郡的人口,性情相差之大,可以永遠讓異地旅人目瞪口呆。實際上正是因為這種性情相差極大,所以對大一統王朝才有剛需——不然天天打架,鬼頂得住啊。
而無論是為了建立大一統,還是因為大一統的建立,交流和自身的緩慢進化就必然發生,區別無非是不同地域的不同進度,例如苗藥和中藥的關聯,辛棄疾的詩詞造詣……
新羅和百濟,在後世的李盛看來就是神州治下的兩個暫時被敵佔的州縣而已。
不過現在看來……
這還不能叫“治下”,只能叫“麾下”,這玩意還是屬於其本身的地方內生性文明。
這麼一來……
李盛就不禁陷入思考了。
那東瀛呢?……
實際上在李盛和“北山郡王”說起大唐有機會走白令海峽,派遣陸軍大規模前往美洲開疆的時候,就想到了幹這事的途中,多半要借用東瀛的土地和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