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恭話音一落,在場眾人都不由得輕輕的吸了口氣。

顯然,這個問題既然能困住李孝恭,對於其他人當然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不管怎麼說,現在大唐就是面臨著這種情況。

當然,人口轉移轉換的問題最好是回到長安之後,由陛下來親自主持大局,大家慢慢想辦法拿出一個草案,再廷議最佳化最後逐步有序實施。

但現在畢竟是大戰剛剛結束。

人心依舊不穩。

儘管此時的袁天罡依舊在忙碌著……但大戰放休,人心思定之前浮動一番,總是肯定的。

更何況,高句麗也並非河東以北這片黑土地的唯一勢力,附近也一樣有不少勢力。

之前擊破高句麗派往安市城的援軍,禁軍順手也擊破了和援軍一道而來的室韋部族。

而除了室韋部族,高句麗附近還有奚族、契丹這樣比較有名,實力也很強的遊牧部族。

以及渤海、新羅這些名聲不顯,但人口其實極多,雖然不以騎射聞名,但能跟高句麗“和平相處”這麼長時間,實力也可想而知的諸多小邦。

雖然都是小邦,但也不容小覷。

既然開疆獲得了高句麗領土,日後如何處置這些周邊小邦,則又成了另一個問題。

這種種麻煩包圍之中,還有正如李孝恭所說的,高句麗降軍的五十萬丁壯去路問題,漢人遷移問題……

可以說是千頭萬緒。

眾人思索之間,長孫無忌由忽道,

“高句麗丁壯去向且不說,要遷移百姓過來只怕也不易。”

被他再這麼一提醒,眾將也想到……

這片黑土地十分肥沃,這一路上大家留神調研之下,也都明白。

但神州的漢人農民都是非常保守謹慎的,除非是親眼看到,否則……

不說不信,但要人家遷移過來,定然就不易。

畢竟說到底,這地方還是偏遠了些。

那麼……

再加上長孫無忌的提醒,李孝恭等人的眉毛就皺的更深了。

於是接著。

高句麗原王庭之中,沉默就持續了好一陣。

足足一盞茶的功夫過去……

依舊是無人開口,見狀李孝恭心中屬實有些著急。

如果今日想不出個總體的思路開始處理眼前的問題,那麼只怕“想不出方案”的狀態就得很是持續一陣了——可能都要度過一整個冬天。

而這樣的話……即便大唐有長安到幽州的蒸汽列車,物資轉運十分容易,但這麼大量人口……顯然還是很不易處理。這方面可以用高句麗本地的食物儲備來解決,但這樣的話,禁軍如果跟著吃東西……

在鮮卑人看了,只怕心態就要出問題,再加上去向不定人心無安全感,搞不定就要鬧出什麼事來。

這都是軍隊,都是青壯年小夥子,一個不留神搞不好就進入械鬥環節了,那可就是妥妥的不妙。

李孝恭心中相當憂慮,身為李二在軍事方面的左膀右臂,他可太熟悉這種雖然打贏了,但善後問題明顯不好搞的情況了。

不過就在此時,李盛忽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