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近月才能產出一匹的棉布,這下一天十匹。

這還不是什麼總量增量之類的文字遊戲,這是實打實的算的人均。

換句話說,這個產量增長,一次性就提升將近百倍。

規模化的工業生產效率超出傳統手工作坊百倍,這個誇張的進步在後世看來十分熟悉了,而且許多產業當中,提升甚至是千倍萬倍。

一個簡單的例子,純靠手工把一堆鐵礦石變成一輛汽車需要多久?

所謂的手工跑車那都是加工好元件,然後才有進一步的所謂手工環節——這純粹就是營銷而已。而營銷……

現代的營銷,那大資料推送,換成古代的小廝四處擴散訊息,要搞到真正意義上的天下皆知,都不知得什麼時候去了。

就連諸葛亮這麼厲害的選手,在宅家躺平階段怎麼也該順帶當個文史哲大v了,但在那個年代也就是在自己的小圈子裡出名而已。

總之這個百倍的效率提升,在現代人看來也就那麼回事,路過這種廠子都沒人多看一眼。

然而在蕭銳面前……

一天的生產下來,這逆天的產量直接就上演了一把恐怖片。

蕭銳簡直無法想象,這個世界上居然還就有這麼驚悚的事情。

當然,何止一個蕭銳……

偌大一個豪族蕭氏,家族之中上上下下超過千口人,齊齊震驚。

這產量已經根本不能用驚人來形容,這完完全全就是一場神蹟!

如果不是神蹟,那這世間……人世間,又怎能有如此手段,能讓布匹的產量一日上漲百倍???

要知道布匹可不是一般的東西。

隨便一翻史書就能看到,在這個時代朝廷的各種賞賜,都是根據糧食多少多少石,然後就是布帛多少多少匹。

這麼計算,不是因為布匹這東西有多神聖,具備多麼宏大的意義,而是因為……這東西和糧食一樣,真的是屬於硬通貨,發這玩意雖然不等於直接發錢,但是性質是完全相同的。糧食就是貨幣,布匹就是可以等於糧食。

古代一般商品經濟不發達,那是因為交通不便,你很難說跑個一百多里去販賣利潤只有二十文錢的東西——跑一百里那得按天算時間,這個時間乾點啥都比販一點點東西有用了,因此古代的貨郎那可遠遠不如現代的流量商人風光。

換言之,工廠這第一天的產出,給蕭氏這整個豪族造成的感覺完全是震撼性的。

如果說之前的大型機器,空曠的大廠房讓眾人第一次驚愕的長了見識,只是古人心目中的標準。

巨大的建築和精密的東西,這就足以讓古人懵逼了。

那麼這一次的產能就是真正的突破天際。

蕭氏南遷,但餘威猶在,許多圈子人脈也並未斷絕,而這麼恐怖的事情,憑著蕭氏盤根錯節的人脈圈子,短短時間裡很快就擴散到了長安、江東一帶的所有衣冠圈子裡。

事情根本不復雜,沒別的,就是棉布產量提升了上百倍而已。

簡單,有利於傳播!

而這個訊息傳播到衣冠圈子裡之後,眨眼之間……又迅速的傳遍了那一帶的大街小巷!

這麼刺激的事情當然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畢竟布匹這種東西,一日之間生產出百倍之多。

這算什麼?這在大唐百姓的眼中簡直不啻於點石成金一般的神蹟。

古人多迷信,有點什麼事都要拜點什麼神靈還會互相交流哪位神仙靈驗,這次見到了真的神蹟,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