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紡織?(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李盛的下一步計劃很簡單,就是要在中左所島上辦廠!
工廠。
在現代社會,因為種種原因,因為新興產業的出現,工廠的工作漸漸的不再為年輕人所喜。
這當中的問題不是李盛現在面臨的問題,因為在工業革命之初,工廠裡的工作雖然辛苦勞累,但卻還是遠遠勝過農耕,以九十年代為例,當時的工廠工作就能一月賺取數百元,而這就遠遠超過種地的收入。
而李盛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搞一間工廠出來,到工廠裡幹活的人掙了錢,真金白銀這就比什麼宣傳和號召都有用!
至於這工廠該建哪一種,李盛早就考慮完全,或者說……其實根本不用考慮。
工業化之初,成本最低廉,同時收益又相對較高的產業一定是紡織業。
這在後世,無論是歐陸工業革命初期,亦或者是幾小龍,乃至神州的江浙滬區域,最初的產業建設都是從紡織業開始。
當然,大國不能這麼搞,大國得從重工業開始。
當然,這個所謂的產業優勢也當然不能和高新科技相比,但在這個時期,大機器大規模大工廠,這樣的生產本身就是黑科技。
這個力量最初的顯現,就是在李二的鍊鋼廠裡,大規模生產的威力第一次讓李二,還有魏徵,房玄齡,杜如晦這幫華夏曆史上的大佬們見識到了威力,列裝數十萬大軍的精美兵器竟然可以在短短的不足一年時間裡製造完成,而且精美程度……遠超預期。
而現在就是搞經濟的環節,這方面紡織業同樣用到了這個優勢,李盛對此早就熟門熟路。
此次運輸這些物資的船隻上沒有那些東西,不過李盛在思考怎麼才能將工廠業的利潤,和南海這片邊疆區結合一下……以及塞北的邊疆區。
不過暫時沒想明白,李盛搖搖頭,看來還是先做普通的棉紡好了。
這個訊息在李盛想好之後……
其實應該說李盛早就有這個思路了,工業化套路什麼都是現成的。
不過這件事傳到了蕭瑀耳朵裡,頓時卻引起了蕭瑀的緊張和疑惑。
“紡織……?”
此刻長安書房中的蕭瑀滿臉疑惑。
讓自己舉家南遷,這個事不是說要屯墾,然後搞塢堡什麼的嗎?這些東西其實蕭氏在本鄉本土也是做的,只不過是佃戶僕役來做,現在輪到自家子弟學會吃苦了。
雖然和李盛達成的交易當中是有說“支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