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鐵路建成!(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這種感覺畢竟只是感覺,終究不是另一個穿越者,很快武媚娘卻也就將這些問題擱置起來,自忙碌去了。
而這樣一來……
李盛這段時日的忙碌也終於算是告一段落。
鐵路終於建成!
而李盛作為穿越者也明白,神州的命運雖然因為土地廣大人口眾多而變化繁複,但最大的那些問題永遠是邊塞貧寒之地的處理問題。
現在,大唐有了鐵路……
那麼到日後,無論李二走了之後下一代陛下是誰,反正邊塞問題,無論是貧困還是暴亂,處理起來就都要容易和便捷許多。
比起這個時代的人們,總是看重計謀和策略,但對於玩慣了博弈遊戲的李盛來說,操作從來不是最重要的東西,沒有明確目標的操作只會將人的段位鎖死在白銀。
但操作畢竟還是重要的,因此最有價值的操作目標,當然就得圍繞操作本身來……要擴大操作空間,把路走寬。
而對於李盛來說,鐵路既然已經終於建立了,這西域的路怎麼算,也應該比過去寬的多了。
而現在,李盛的下一步路,當然便是內燃機……
這本就是和,李盛從貞觀五年下半年就開始的完全體蒸汽機專案並行的謀劃。
不過……完全體的,真正可以依賴為軍國之器的蒸汽機,難度還是有些太大,耗費了李盛過多的時間。而在那個過程中……
內燃機的事情,當然也就只能擱置下來——首先飯還是要一步一步吃,內燃機的技術複雜程度本來也是在蒸汽機之上,甚至可以說……
無論多牛逼的蒸汽機,都比不過內燃機。
火車的蒸汽機功率當然可以高於農用柴油機,但在最關鍵的能量效率這一點上,內燃機可能不是永遠滴神,但一定是所有蒸汽機的親爹。
而效率更高的東西研發起來當然就要更難。
而現在……
李盛的確也可以動這條專案,開始填自己挖的坑。但……
很快,李盛也再次意識到一件事。
蒸汽機這玩意,除了魏紫鈺等人搞出來幫農民運輸蔬菜創收的那玩意不算,它的成本在根子上,就不是目前的農民能用得起的。
如果那輛半成品的火車造價都攤在靈州四面的農戶頭上,農戶們賣多少蔬菜都只能光速破產,而李盛搞得成熟的蒸汽機,其能量效率,以及效率衍生出的價效比,才是大唐真正可以承受並且運用起來的。
但那已經是比較成熟的工業設計了,而在那之前……自己,是先搞了船用的蒸汽機。
原因很簡單,船用的東西,樣樣勢大力沉,當然這不是重點。
重點在於船的運載能力很強,並且這畢竟是一種只要有動力就很好的東西——反正比風帆好。因此蒸汽機先在船上完成試製,是個理所應當的選擇。
而內燃機……李盛本來是計劃在靈州完成這次的研發,把設計圖擼出來的。
只是有些可惜……隨著李盛真的開始全心弄內燃機,很快就發現汽車用的那種內燃機還是太複雜了點,換句話說……
自己還是得去一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