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

“你們要知道,這出海航行,畢竟是不容易的。如今商賈們紛紛出海,雖然已經形成了貿易大潮,但畢竟還是不夠……我大唐這吸星大法要完成,至少還得有個幾十年,乃至上百年。”

“這種過程當中,你們不會真以為……這些商賈們,會熱衷出海貿易一百年吧?”

李盛似笑非笑的這麼一說。

李二等人還真有些愣住了,這……是什麼意思?

是說,商賈們,以後……就不樂意出海了?

但……

李二低頭一尋思,不對啊。如今商賈們出海,可不是自己舌燦蓮花忽悠人去的,是出海真的有利潤,而且不少時候都是暴利可圖。

如果大唐吸收全球資源——以吸收貴金屬的方式——真的意外中斷,那的確是個問題,而商賈們不出海確實可以導致這樣。

但有暴利可圖,怎麼會沒人去?

接著李盛卻也不再賣關子,拿出了乾貨,

“道理很簡單,大唐會日漸變得富裕,但貿易作為一種行業,總有一天是會飽和的……這飽和是什麼意思你們不用知道。”

“但你們要知道的是,一旦行業飽和,而新加入的人越來越多,那麼利潤就會逐漸降低。時間一長,自然也就沒有更多的人加入了。到那個時候一旦形成風氣,只怕不但是沒有新人加入,連原來的老海商也會慢慢退出!”

“這?!……”

李二一瞬間驚了,雖然自己聽不懂“飽和”的詳細含義是什麼,但李盛整個這番話還是能聽懂的。

而一旦聽懂……李二也感覺,這吸金大計,真的會這樣莫名中斷!

魏徵等人也是臉色驟變,如臨大敵!

而接著呢,李盛卻繼續說了,“正是因此,所以在下才說,未來有這種風險,而又事關大唐長遠命運,當然就得早做打算。”

“既然是關於未來的打算,嗯……這個……當然,得以過去的歷史為參照,正所謂以史為鑑可以知得失……而最好的參照物件,自然是西漢了。”

“西漢?”

李二愣了愣,腦海裡不由得想起許多文人對高祖皇帝的歌頌……

西漢,非常偉大,甚至可能是史上偉大的帝國。

但是西漢……跟海貿又有什麼聯絡?

對於這等同於鼓勵民間豪強造反的詭異計策,又有什麼關係呢……

李盛滿臉笑容,但無人察覺的是這笑容之中還有些尷尬……

雖然嘴上說是參考歷史,但李盛自己清楚,這其實是參考未來……

而參考的物件當然就是大英。

不過大英的全球開拓和西漢本來就有相似之處,李盛倒也不覺得拿西漢這個幌子來說事有什麼違和感。

而西漢最成功之處,除了劉邦一邊造始皇帝的反,一邊十分雞賊且務實的狂抄商鞅的制度建設,並且做到了比始皇帝更厲害,最終也成功變得比始皇帝更能打以外,還有一點關鍵之處,是劉邦最終建立了西漢,而秦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

那就是西漢雖然建立了真正完全體的郡縣制之外,還保留了一部分分封制!

這才使得西漢繼承了秦朝的一切,變成了更強悍的秦朝之後,邁出了比始皇帝更遠的一步——西漢站穩了。

而此刻……

李盛只提了西漢,沒有再多說。

但李二,魏徵等人……先是懵逼,因為這東拉西扯的實在有點遠,可是很快……眾人就迅速反應了過來。

魏徵率先露出駭然之色,震驚的看著李盛。

“這……好一個以史為鑑……”

“公子此計,魏某服膺……公子,再受魏某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