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過程,阿絲敏只能說是……

沒有別的,就是折磨。

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極大的收益和極高的風險,哪一樣都是摧毀心智的高強度折磨。

但阿絲敏也只能告訴自己……適逢其會,挑戰來到臉上,逃避是沒有用的。

波斯未來能否擺脫如今的狀態,重現穆聖建立的盛世,乃至於擊敗阿拉伯收回故土,都看這一波了。

好似熱鍋上的螞蟻,阿絲敏焦灼不安的繼續在學院裡求學……

事到如今,自己再想這想那怕這怕那,都已經是無用。書信已經送回去了。

而阿絲敏也能猜到,無論父王或者他的內閣大臣們怎麼看待自己,但在書信中,自己對唐帝國的瞭解程度應該都足以震撼他們。

而自己的考慮,他們不可能不做參考,最後……

大機率,父王是會相信自己,配合唐帝國向北面方向增兵的,事情……已經不可能取消了。

這種時候,自己能做的,也只有儘可能的苦學,以便萬一……

唐帝國派遣軍隊真的出現問題,羅馬那頭巨獸的獠牙未能和唐帝國這頭巨獸的獠牙撕咬起來的時候,導致波斯成為羅馬口中的餌食。

如果真的出現那種情況,對於阿絲敏來說……

違背諾言的唐帝國固然可恨,但也沒辦法了,能做的就只有儘可能吸收這個帝國之中有價值的知識,權當止損……

雖然這“止損”也多少有點自欺欺人的意味。畢竟如果波斯真的被羅馬直接吞掉,那這些知識還用不用的上,就只能說真是件十分可疑的事情了。

兩個月的時間,是馬社的騎手將信件送到波斯的時間。

而再來兩個月,當然就是返程的時間了……距離阿絲敏同意李盛的提議開始,算是過去了四個月。

四個月的時間,當然不是轉瞬即逝。對於阿絲敏來說,這段時間過的簡直無比漫長。

越是臨近四個月之期的那幾天,內心的煎熬就越是讓人近乎絕望。

而最後……四個月的時間終於算是到了。

阿絲敏也發現,心中的煩躁已經不再允許自己用苦學來排遣這段時日以來的煩惱了,最後那幾天的感覺真正是……猶如一萬隻螞蟻在心頭爬個不停一般。

阿絲敏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對預期中的錯誤,導致母國滅亡的錯誤……負起責任。

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勇氣面對那個結果!

即便不滅國,但羅馬的怒火也絕對不是如今的波斯,一個小邦可以承受的。

度日如年,說的就是這種滋味!

不過最後幾天,馬社的騎手還是回到了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