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微妙的關係,魏徵也好李二也好立刻就知道李盛要聊什麼了。

這個事的確值得反覆斟酌呀!

見這幾個傢伙把握到了玄妙之處,李盛也不由得微微一笑,上道了就好說。這個時候李盛不由再次感嘆了一下,果然長安的這些有錢人都是這樣,買賣做不明白,國家大事一天天的倒是過問的門清。

不過既然說到了這份上了,李盛也就往下講了,“這波斯既是潛在對手,又是潛在的隊友。到底怎麼辦,確實是個問題。不過凡事就怕梳理,不同問題分別討論,其實也沒啥複雜的……”

“軍事政治,熱情合作。經濟領域,這商賈們可不是朝廷的命官,對吧……”

李盛這麼一說,語氣曖昧,臉上還掛著神秘的笑容,一下子好似又進入老和尚打機鋒的聊天模式了。

但是這次李二等人卻沒有懵逼,一瞬間,四人都齊齊露出了驚愕……與恍然之色。

瞳孔地震!

魏徵頓時發起了呆,喃喃自語……

“是啊……軍事可以合作,兩路軍可以一同行動,這經濟上……商賈們做生意又不受朝廷之令,那這不就是個人行為?”

“如此一來,他日我大唐若能扭轉海貿順逆之勢,即便賺波斯人的錢,他們也說不得什麼!”

魏徵很快明白了這一點,外交這種事……

這個時代畢竟不同於後世,什麼事務都有專門的官僚負責,不同的領域不同的追責路徑,涇渭分明具體事具體分析。

但和是古代,很多事很多時候都是一把手親自抓,抓完,而且……這種情況也跟制度無關,甚至跟人本身也無關。

諸葛亮的三觀夠正了,但還是大事小事一把抓,因為古代的通訊條件限制,判斷形勢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劉邦這人除了不慫不擺什麼優點都沒卻能馴服張良蕭何這些厲害角色,不是因為他手段多,而是……

就是因為劉邦不慫不擺爛,所以背鍋與決策這種事,被蕭何張良等人託付給了他。

現在的情況也是一樣,國與國的一切的外交事務最終都取決於國君,因為很多鍋的確只有國君背的起,但是……

國君是一個單獨的個人,會受情緒影響,會受能力限制,因此古代的戰爭往往有許多是毫無意義的,而魏徵擔心的正是經濟形勢對政治軍事的影響。

如果波斯因為經濟壓力而與大唐翻臉,到時候海外沒有戰略支點,則李盛拿出的龐大地圖……

大唐,又要如何去經略?神州的人民是不可能擺爛當這個世界的局外人的。

而李盛卻是直接說出了答案,將經濟問題交給百姓,軍事政治則由朝廷來取信於人。

只要如此不留口實,又何懼波斯失控?

當然,經濟上如果持續不斷吃虧,那麼波斯還是有失控的可能性。

但這個可能性卻基本上可以確定永遠不會觸發。

因為波斯的東面,並不直接就是大唐,而還有個貴霜!

沒有大唐,波斯東側就要憑空多出一大截軍事壓力,那麼……

反覆無常的可能性,就永遠只是可能性,而只要軍政經濟分開,這可能性就不會因為偶然的個人因素而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