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此,靈州學院的先生們比如魏紫鈺等人,在商量了一番之後,對於招生這件事,達成了一個共識。

首先按照李盛的意思,有教無類,想學的一概都教。但靈州學院和長安的城西書院一樣,這都是頂級學府,中左所的研究院就更別說了,而靈州也有研究院——在這個魏紫鈺等人看來進研究院那就相當於入室弟子了。

入室弟子的名額總是有限,不可能靈州大學的所有生員都招收,根本沒有這麼多坑去安排這麼多蘿蔔,所以肯定還是有選拔標準,比如課業成績……

而學院招生也是一樣的。

到了未來,那肯定也是看中學校的考試成績如何,這一點沒有疑問。

無論是魏紫鈺等一眾靈州大學的教師,還是李盛本人都是這樣看法。

但是目前這個階段,中學校那也是剛剛才辦起來……

這樣來的話,目前這靈州大學的招生又招不夠了,變成坑夠多了蘿蔔少了。

因此……目前階段,靈州大學,同樣需要四處尋找生員,收集天賦過人底子過硬的年輕士子進入學院,但是……當然,也就不可能侷限於中學校,乃至不可能侷限於西北一帶了。

靈州當初只是西北一尋常屯墾軍鎮,如今富裕繁盛,商賈往來絡繹不絕,又豈能有所侷限?

這招生,自然也和長安的城西書院一般,面向天下!

不過靈州還是有些特色與長安的書院不同。

因為……因為長安的城西書院,招收的基本上百分之百就是大唐本身治下計程車子們。

而靈州這邊呢,時不時的……就會遇到一些來自外邦的學子。

如果時間一長,要讓李盛來說,多半長安的城西書院也得收國際學生,畢竟“華”指文明,文明的心臟豈能不輸出文明?而杭州和中左所顯然也要建立學院,那以後也會從海路上收神州之外的年輕人入學。

但是靈州大學這處學院,因為位置特殊,所以現在就已經在收了。

不過魏紫鈺等一眾教職員工當然也有心眼,這國際學生自然是要收,但學院這種東西建造起來花費的國庫預算可不少,那自然優先還是優先帶本國計程車子,至於外邦……那當然就有一些標準來篩選了,有個篩選的過程才好讓人服氣。

這種事情,李盛基本也沒有多少參與的興趣,不過魏紫鈺等人結合西北這一帶的民風搞了一個測試。

首先西北這地方遊牧民很多,民風原始但讀過書的比較少,或者說讀書的機會不多,至於外邦來的……那往往都是王公貴戚之家出身。

神州要布文明於四方,收國際學生自然不會只收王公貴戚家的年輕人,那是執行戰略圖謀時的策略,可不是正統帝國正常來說會做的事情。

所以最終,魏紫鈺等人給的篩選方式是,要從靈州城範圍最外圍,徒步走到靈州城學院。

時間呢,就是入秋的這段日子。因為緯度在這擺著,入秋時分地上就已經是一兩尺厚的積雪。而位置呢……

要知道,靈州城這個地方,是沒有城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