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卻說波斯王室之女,殿下阿絲敏身負重任來到大唐,可以說是不遠萬里。

這麼遙遠的路途……起初阿絲敏當然不是奉命離開王宮,但也沒想過要離開波斯那麼遠,本來的計劃,只是到中亞和西亞交界的那一帶……結果卻不曾想竟然得到了父王的准許。

以及……一份使命。

這份使命,便是將唐國強盛發達的奧秘,帶回波斯去!

為了完成這道王命,擺在阿絲敏面前的方案共有三條,一條是將唐國的文明典籍帶回去,二則是自己學藝,用自己作為載體,親自將唐國這些人的技藝帶回。

這兩條方案,阿絲敏自然是選擇了後者,不過……思來想去,最近阿絲敏又想到了第三條。

既然自己來到這學院之中,人已經在唐國了,那麼……自己說不定,也可以結交唐國有才華的賢者,將其請到波斯去擔任輔政大臣。

自己學當然是最好的,對於阿絲敏來說,這樣的話……如果在未來,波斯要強國,要啟動變革,自己就是關鍵人物。

而如果採用第三條方案……將唐國的人士請回去,這樣好像也是可以的。因為這樣一來自己雖然不是波斯唯一掌握唐國造物之術的人,但請來的人那也是自己的人脈。

有這人脈,自己依舊是波斯王廷未來的新星。

而既然要尋訪唐國的能人異士,阿絲敏稍微一打探,自然很快也就知道了魏徵,杜如晦,房玄齡,孫思邈……以及李盛這些名字。

而這些一個個的名字當中,又以李盛最負盛名,雖然……唐國的王廷,這個阿絲敏沒有接觸過,但是民間最為稱道的除了當朝宰相也就是李盛了。

而宰相魏徵,這個阿絲敏自忖是決計不可能請到波斯去的……自己有多少能力心中還是有數的,據說這魏徵在唐國的皇帝李世民剛剛起兵的時候就在隊伍中任職,當時據說魏徵其實是給太子李建成辦事,而這個李建成與此時的皇帝,當時的王子李世民關係並不好,不過……

整個唐國,就沒有人不知道李世民對這魏徵有多優待的,換句話說,要根據“魏徵和李世民或許不是一條心”這種條件來策動魏徵跳槽去波斯,基本就是現在唐國很流行的三個字,想屁吃。

這人在唐國,就相當於波斯國中的宰相易卜提……這老人家都當了四十年宰相了,怎麼可能跳槽啊。

但是另一個,阿絲敏就感覺有些機會。

那就是傳說中天神降臨下來的化身,比魏徵還要厲害的傳說中的賢者,李盛!

當然阿絲敏知道。

這個李盛,要說受到國王的重視和重用,論高低可以說要比那位魏徵還要高。

但不同於魏徵的是,據說這位李盛是沒有去過長安參加過朝會,一直以很低調的方式在為國王李世民服務。

這種情況,阿絲敏說實話是沒見過。畢竟自己既然這麼受到國王器重,那去長安這種繁華之地定居不好嗎?非得……

於是阿絲敏很自然的想到,這貨說不定和魏徵不同。

因為神州這個地方,如今的阿絲敏已經瞭解到,有許多特別的人,這些人手段相當厲害,但是對繁花似錦的生活並沒有多大熱情,有自己的追求。在神州的一個叫做“春秋戰國”的時期,距今許多年前,就曾經浮現過不少這樣的賢者。

那麼李盛……根據種種事蹟,看起來這人就和一般的唐國之人不太一樣,沒準是願意為波斯服務的。

要能把這個李盛請回去……那可就太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