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紹說中左所沒事,這讓李二鬆了一大口氣。

尼瑪還以為出大問題……

而等到柴紹說收穫了海量的金銀,李二就瞬間懵逼了。

這……這是什麼鬼??

大量金銀??

李二頓時感覺這件事不簡單!

柴紹可是國公,凌煙閣功臣,亂世猛將,跟李二一起宰割山河的猛人,見識之高不是開玩笑的。

柴紹都說是海量金銀,這得是多少?

不過很快李二就明白了,柴紹這是……

“你說這是前段時日之命,你去辦那件事,順手弄到的?”

“天吶……朕明白了。”

李二猛地明白了是怎麼回事,是之前自己給李盛下詔,讓他轉告柴紹並且組織的一件事,那便是要禁軍喬裝改扮成海匪,對不聽話的特殊商賈進行主動的劫掠!

不聽話的商賈自然便是至今還在進口海外奇貨的那些了。

雖然李二沒有明說,但朝廷各種政令之下,正常商賈都應該已經加入到出口貿易的大軍了。

而至今還在進口海外奇貨的,李二隻能說……這特麼的要麼是不太適合做生意的憨憨,利益都分辨不明白,要麼那就肯定是故意和自己對著幹的了——

所以這個決策,雖然李二有些擔心柴紹還有下面的將校兵卒或許會有牴觸心理,這樣的話任務只怕執行不好……戰鬥力是可以保障,但海面上嘛,大唐畢竟也是第一次建立海軍還是準藍海海軍,也怕出事,所以李二特意端著了一個思路,沒有直接給柴紹下鈞命,而是走了個小技巧,讓李盛去跟柴紹說,這樣……

任務的性質,李盛心中是最有數的,他應該能搞定這個事情。

這之後,李二也就沒怎麼管這事了——

不是李二掉以輕心或者怎麼樣,而是目前因為朝廷的種種政令,獎勵措施,這些真金白銀的投入進去,商賈們的行動軌跡的確是大為好轉,房玄齡估算出來的大唐金銀儲備量確實是增長了不少。

短短數月之間估測就有一成以上——一成也就是百分之十,看起來不高,但想想這是整個大唐的百分之十……

而後世呢,神州的gdp增速最高的時候也就這個水平,而這百分之十的增長還是幾個月之間發生……

想想就知道這效率有多誇張!

不過話又說回來。

金銀這些貴金屬,李二雖然含淚收米收的不少,但因為要留著以後用來包山包海採購各種自然資源,所以也不能直接就說用掉,相應的,李二要給什麼獎勵這那之初之類的,都是靠調集各種物資來代替,金銀都是留著。

而所謂的“各種物資”除了國庫裡原本的各種庫存之外,自然就是朝廷官辦的各處工廠的產能了,比如標準鋼的各種製品之類的。

這些玩意在民間市場裡自然是毫無疑問的搶手好貨,在以前可都是配給制的,現在……

最新時代的寶貝開賣了,那民間自然是欣喜若狂,幾乎是蜂擁而上!

——這也是李二的政令能夠奏效的原因之一,獎勵的都是好貨啊。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