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李二終於發現政令的效果不再像之前一樣“刮痧”了,明明頒佈的敕書給福利力度都很大,但效果卻不怎麼樣。

而這一次,朝廷公佈了許多細則。

具體是什麼細則呢?也就是……

為了讓大唐的百姓儘可能的人有其業,開船出海的商賈,必須跟國中辦作坊、開鋪子,乃至跟風蕭瑀開工廠的商賈們合作,幫他們往外賣貨物。

至於理由很簡單,有了海商的支援,開鋪子的商賈們才能有生意,乃至於穩定的大單生意。

而有了穩定的大單生意,百工之人才能人有其業不是?

這政令李二是按照“安撫民生”的口徑去做的,誰也挑不出刺來,根本不給任何反駁的角度和機會。

如此一來,政令的頒佈和執行自然順利。

而政令搞得順利,之後的影響自然可想而知!

短短數月之間,到了這一年貞觀四年的盛夏時節,航行在南海上的大唐商船,就幾乎全數變成了外貿商船!

黃金,白銀……

真正的高價值資產即貴金屬,也開始源源不斷的流入神州……

李二這次政令,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

大獲全勝!

不過……

李二大獲全勝的同時,一些衍生的現象也逐漸發生。

首先是民間發現,海外之物的物價,不知為何開始悄然上漲,而且是迅速上漲……

儘管沒有什麼爆炸性的訊息刺激,但那價格就是一天一個樣。

整個大唐的各地州郡城池裡的鋪子老闆店東們,這些人算是對經濟和商業比較瞭解的一個群體,然而連他們也無法說出為何,因為海外奇貨進價就是越來越貴。

當然……

海外奇貨進口,這也都是來自海商。

而這些老闆店東之中,還是有不少比較高階的,能直接從海商手中進貨,或者認識一些海商的。

這部分店東們呢就知道一些情況,海外的奇貨價格上漲是為何……

但他們畢竟只是店東,也不可能分析出李二的戰略佈局,也就只是知道,最近海面上不太平,因為貿易的繁榮,海商的增多,導致海里冒出來許多海匪……

這些海匪肆虐,這才導致了海外奇貨的價格上漲!

至於海匪肆虐,朝廷的禁軍在幹嘛……

理論上說,這個政令也不是沒有成本的,比如禁軍的聲譽就會受損。

但大唐終究不同於其他的一般的,比較腐朽的那些朝代。

禁軍的威信,受到的影響並不多,並且……朝廷也不是沒有說法。

大量的禁軍還是要拱衛北邊的疆土,要彈壓草原中的胡虜。

至於南海的艦隊,那也得忙的過來才行吧?畢竟導致價格暴漲的海匪也是最近越來越多……那禁軍的兵力在設計上不夠用,也是正常合理的。

這麼一來,一切就全都安排合理了!

如果是後世,商品進口價格上漲會真的影響民生,往往引起社會問題,但這問題在大唐這個時代是不存在的。

不過再美好的世界裡也有不幸的人,比如五姓七望,王景等人……

王景最近就發現,海貿越來越特麼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