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大唐能有如今這種蒸蒸日上氣象的關鍵原因。

當然,古人也曾經有判詞,一國不能重本抑末,鼓勵農耕,那國家早晚出問題,不過……

這對於李二卻不是問題,因為工業對農業也是有助益的——沒有工業,哪來的化肥,哪來的那麼多水利工程,歸根結底這也是製造業。

當然……這種意識對於李二來說還有些超前,不過身為自古君王中最頂尖的那一類,李二還是難能可貴的意識到了。

因此政令頒佈之後,李二一直在密切追蹤舉國商賈海貿的情況,但是很快,李二卻發現,效果似乎不佳……

因為儘管有種種補貼的鼓勵,但還是有不少商賈,在海貿中選擇帶上金銀出海,採購海外的珍珠珊瑚各種玩器回大唐來販賣。

當然,其中有相當比例並不是從東南岈的凌牙門基地附近採購回來的,只是就在神州的南海沿岸採購,但已經能說明問題了……

這現象李二不可能不重視,畢竟珍珠珊瑚這種東西又不是黃金白銀,可以真切的換到資源。

真到了需要用那些資源提升國力,到了興旺之秋的時候,人家怎麼可能拿煤鐵這些寶貴的資源去換你手中的珍珠珊瑚和玉石之類的東西?

因此李二感到有些焦躁。

當然,李二也不太明白這是因為什麼,這些商賈為什麼會不在乎朝廷的獎勵……

商賈逐利而生,這簡直不可思議。

李二感覺完全無法理解這種現象……給錢都沒有誘惑力?

當然,如果是全去採買海外奇貨回來倒賣這種,那還可以理解——這說明花錢到海外買貨回來賣確實很賺錢。

但是偏偏這又不是什麼主力現象,而只是一部分,不多不少,大概是一半左右。

這就讓李二感到離譜了,因為另一半還是在按照自己的設計進行海貿活動,不斷為大唐賺取金銀——這意味著這樣做也是有利可圖的,而且不少,加上朝廷給獎勵就更不少。

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直接無視獎勵的……

李二是個古人,他當然不知道世界上確實有玩遊戲不看獎勵和勝點,純粹享受遊戲的玩家,不然或許他會用這個來比喻一下。

但此刻的李二就是無法理解這種現象,這太奇怪了……

這樣上報的奏疏起初是一封兩封,李二都不以為意,畢竟神州浩土這麼大,半點什麼事能沒點意外 ?身為開國雄主他還是坐得住的。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這樣的奏疏不但沒少,而且好像越來越多了。

越來越多……這就顯示出一種趨勢來。

如果只是現象,李二是不會大驚小怪的,自己是君王又發於草莽之間,早就學會見怪不怪。

但如果顯露出一種趨勢,那李二就不可能放心了,這坐視不管簡直就是犯罪……

但李二確實玩不明白了,於是自然而然將魏徵等人召集了起來說了一下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