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三角貿易極為繁盛,而這場大盛宴不論性質正義與否,但這個位置絕對是極度緊要的。

這個地方,就是今日菲國的首都,也是其最大的天然極品良港。

極品良港的價值,這一點李盛可太清楚了。

而除了這裡,還有一些名字也被提及,比如注輦,佔婆等等,這些名字李盛基本都有點陌生不過也基本都有點印象,其實就是東南岈那地方的 許多古國,後來要麼變了名字,要麼在歷史長河中失落了。

不過這些不歸李盛管,比起那些有的沒的,李盛只對這些區域的航海價值感興趣。

沒錯……

現在大唐的造船工業水平,的確是不支援超遠距離航海,但是如果咱不搞超遠距離呢?

那麼……

這樣航海,對船隻技術水平的要求,可就大幅下降了!

這航海跟太空航行可不一樣。

太空航行,你說先在什麼月球火星木衛二建中轉基地,然後再走這個中轉基地去開發冥王星,那你一定是在搞笑,因為航天技術即便再難搞,但也想得到,把去月球的載具升級成直接去冥王星的載具,要比建造星際基地更容易。

但海上就不這樣,海上的島嶼和太空中的各種星球畢竟不同。

太空中的星球,多半都是沒資源而且也根本沒法居住的地方。

這種地方建立基地都不知道有什麼意義……那基本就等於建立一艘大型的飛船,而且還是沒有航行能力的那種,那還不如造大飛船呢。

但是海島就不同,海島這東西……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海里畢竟還能找到吃的,而且也不需要什麼特別的生命維持裝置,這就跟太空中的無數星辰有本質的區別。

如果能找到一些地方作為中轉站,那麼……

連阿拉伯的商船都能借助這些中轉站抵達大唐,那麼大唐的船舶,又如何不能去別的地方?

甚至李盛也沒忘了,其實在看似一望無垠全是水的太平洋上,也是有關島,夏威夷,中途島……

等等島嶼或群島,是可以作為遠洋航行中轉站的!

在現代,強大的軍事力量需要完整的軍事體系來提供,而這些中轉站因為能安放大功率雷達等物品而價值巨大。

在古代雖說沒有什麼雷達,不過能停靠補給,維修船隻,那這些島嶼和港口的價值其實就也不小……

甚至很大!

當然,李盛不是沒有考慮過先開闢這些地方弄點基地出來,然後再策劃船隊出海找資源的事。

但問題就是李盛畢竟是個理科生,看歷史也就侷限於偶爾的興趣……

對於這些中轉站到底哪一個好用,什麼地方打魚方便好補給,什麼地方有極品港什麼船都能停,這些細節李盛就真不知道了。

但現在好了……

有這幫大食商人當帶路黨,這事不就簡單多了?

李盛不由得一陣興奮,嘿嘿……

這麼想著,直接就轉頭看向這幾個大食客商,

“幾位朋友看衣著,想來是遠方的客人吧,我們漢人最好客了,那啥……”

……

卻說李盛一通碰瓷套話之後,終於弄到了寶貴的情報!

這些情報的價值簡直無可估量,因為如果沒有這些情報,從頭開始,像之前開發中左所島那樣一個個整基地太折磨人了,那工期簡直慢的突破天際——

慢到這些基地的建設程序甚至多半都趕不上鐵甲船的研發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