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氏既然是望族,那麼首先一大特點自然是人丁興旺。

家中除了蕭瑀本人擔任宰執級別高位,當然也還有不少子弟也在做官……

畢竟這個時期世家大族的教育資源還是最充足的,甚至許多寒門讀書人本身也都是世家旁支出來的。

當然……

和其他的世家豪強,五姓七望這些人一樣,家族中的子弟的官職品秩都不高。

不過沒關係,這不是重點,蕭瑀只是需要一個人上奏。

這人其實不能是蕭氏族裔,否則未免引人生疑,不過別的倒也簡單,因為讀書人士子這個群體裡邊有許多的圈子。

想辦法透過自家子弟的圈子找個合適的人選過來,然後在朝堂上開始整活就行。

這個整活自然不是一般的活,雖然也是攻訐罵街,這對世家大族一系的人馬來說算是家常便飯——實際上他們的能力當然不可能比得上那些軍旅之中崛起於亂世,渡過無數危局難關的大神,攻訐可以說是保命技能了。

那麼……

有人在朝堂上攻訐蕭瑀,當然也不是什麼奇怪之事,大家都是司空見慣的,借用這種機會蕭氏正好可以用來轉型。不過因為攻訐許多時候又是隨機……或者基本等於隨機的發生,所以也很難猜最近的朝堂政爭會不會提起這個事,而且流放蕭氏……這事事關重大,沒點名目,沒幾個牛逼的愣頭青還真不好辦。

但其實也好辦,蕭瑀稍微用點人脈,很容易就找到了幾個年紀輕,剛剛從科舉中脫穎而出走進朝堂的小夥子。

這幫小子見識不多,讀書很厲害不過畢竟年輕容易上頭,稍加引導,在這些私下的小圈子裡很容易引起一波情緒。

好好忽悠,總有出來整活的,到時候這事自然水到渠成……

而實際上也是如此,沒幾天的功夫過去,蕭瑀在朝堂上果然就遭到了一番攻擊。

言說蕭瑀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家親族大肆牟利,於鄉里之間吞併良田不知幾千上萬頃,可說是為禍一方。

蕭瑀自然是裝模作樣的苦苦爭辯了一番,而讓他感到吃驚的是,這些科舉上來的後生仔們懟起人來口齒屬實厲害的緊,自己險些都被整的招架不住了,三言兩語之間什麼鳥毛罪名都出來了。

不過……

既然這件事是跟李盛串通好的,那麼風聲自然也妥妥的傳遞給了李二一些……李二當然是得到了一些風聲的,至於更多的細節之類,李二很默契的沒有多問,反正對他而言也算不上什麼大事。

世家大族的能量要想搞李二的小動作,那還是得聯合起來才有用,否則……小打小鬧的那不是君父本人該管的事情。

於是這件事很快也就順理成章的發生了,李二十分會意的在整個早朝期間擺了一副臭臉,末了任憑蕭瑀如何“狡辯”,最後還是給了處罰。

之前在朝堂上扯皮打嘴仗也是常態,不過新晉的草根出身科舉官員都不太敢說話,這次因為種種暗中安排都來抨擊蕭瑀,因為年輕人的加入,氣氛顯得很搞笑。

於是……

罰俸三年,舉家南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