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奏摺就越發離譜,柴紹居然帶著兩艘船,就敢穿越茫茫大海,走上十多天的功夫到杭州一帶。

這之前的奏報說海上盜匪還有許多,估測其戰船有四十多條,而且明確就是高句麗的人馬——

換句話說,對方的戰船是隨時可能集體行動的。

結果這柴紹,帶著兩條船就敢往杭州跑,然後又帶著許多人口物資又直接往中左所島走——

且不問他這轉運禁軍家屬的事咋就拍板了,好吧李盛是主帥,那島嶼蠻荒之地也由他施展便是。但……

既然攜帶了那許多物資人口,對方的戰船又多,而且隨時可能集體行動,那這兩條船一來一去,這豈不隨時可能遇到大軍堵截?

萬一這兩條船有個好歹,

那李盛的新專案反正是吹了,而且除了這個……

萬一船上人員傷亡慘重,那中左所島上的禁軍還不得原地譁變?……

這簡直……

“胡鬧!”

嘭!

李二氣呼呼的當場就拍了桌子,滿臉怒容。

這柴紹怎麼回事,真就越活越回去了。

此時,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這三人剛剛走進甘露殿,手中拿著厚厚一疊案牘,當是來找李二彙報工作的。

結果一進大殿就見李二在發脾氣。

杜如晦、房玄齡號為房謀杜斷,魏徵就更不必說,都是大唐頂尖的人才。

此時一進大殿看這場面,三人心思玲瓏,立刻便交換了一下眼神,都點了點頭。

杜如晦當先道,“陛下,這是河西諸路的土豆引種情況,特來呈報陛下……”

是了,最近這段時日,李盛在中左所島經略其地,研發新東西,不過其他人也沒有閒著。

李二還有這群人,君臣這段時日的頭號使命,便是推廣土豆和紅薯的種植。

其餘諸事,除了高句麗舉國集結大軍南下之類,加起來都不如這事重要。

民以食為……但是既然李二突然發火,魏徵等這幾個臣子自然也心中清楚。

杜如晦說完,李二就擺了擺手,“說吧說吧,此事又有什麼不利,說來朕聽聽!”

“呃……陛下,河西諸路推廣土豆紅薯十分順利……”

杜如晦小心的稟報道。

其實當然沒有那麼順利,不過李二這個狀態自己顯然也不宜火上澆油,反正要說大問題那確實沒有。

不過李二聽杜如晦這麼一說,倒也明顯的愣了一下。

“十分順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