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整夜李盛都沒睡,將六分儀的用法,直接連夜傳授給了這群座下弟子們。

這麼做,一來……

六分儀是一種科學儀器,使用這東西是看前置技能,也就是三角函式等基礎數學有沒有點出來,而不是看熟練度,因此連夜教也能教會,然後……儘可能爭取更多的時間讓他們複習。

二來,是因為李盛的船隊已經棲裝完成整備完畢,水手也都訓練好了,出征在即。

海船這種東西對於商人——無論是給自己經商還是給國家經商——其實和軍隊一樣,事實上都是不用就等於虧損的東西。

閒置就是血虧,所以李盛要儘快啟程。

二來……

究竟什麼時候才能用上橡膠,還有“東南岈”的良種水稻、鐵礦煤礦,李盛已經是等煩了。

沒有資源,這玩個鬼的工業化啊。

雖說現在大唐的工業還沒起步,要儘快起步最好還是先用神州之內的資源,不過仔細算算……

大唐周邊的勢力,目前來說……

突厥,基本可以算已經拿下。

其他的小部族,暫時來說都不足為慮。

大的勢力,一個北邊的高句麗,一個極南方次大陸上,有天竺、注輦等國。

這些勢力,目前別說是工業化,連手雷這種比較高階的半手工業品都沒有,說來也不需要緊張什麼。

但李盛知道,科技這種東西一旦問世,從先發國流傳到後發國只是時間問題。

考慮到最近這個時期的天竺、注輦,在史書上貌似還很發達,高句麗能跟大唐漫長對峙,顯然國中也有厲害角色坐鎮,政治清明軍備精良。

這種情況下,撈資源自然是要儘可能快的出手……

到時候萬一不知不覺的人家也整出了手雷之類的熱武器,那我大唐可就麻煩了。

要說大麻煩肯定不至於,不過……

後世的軍備競賽,本質無非是工業競賽,這個肯定是能快則快……

李盛給小夥小妹們安排好了課程,緊接著就拍快馬傳信呼叫長安的幾個小夥伴,幫忙問問長安的鋼廠怎麼樣了……

嗯,李盛也是最近才知道,老李老魏這幾個財迷不知怎麼搞得,居然弄到了長安幾座朝廷官營鋼廠的股份!

這股份原則上,李二是不向民間開放的,這也是李盛的建議……

工業建立之初,隨便你有點什麼發明創造都能賺大錢,但賺到之後……可並不總是每個開廠的都肯組織人力物力攻關整新技術,比起這種複雜的活,大多數廠主,尤其在神州這個地方,積累一大筆錢之後,第一選擇往往是買田。

那這大唐還搞個錘子的工業,因此李盛給李二的奏疏建議就是,原則上……

只有朝廷搞不定的高難度專案,才交給民間的富商參與。

目前朝廷怎麼可能有技術障壁需要民間力量去突破的……

難道李二這貨自己也有什麼新思路要搞?

可問題是這民間也沒有能力搞什麼技術突破吧……還是老李這貨也是神通廣大,認識什麼奇人異士,或者頂尖的能工巧匠……

畢竟這年頭需要解決的國家戰略技術壁壘,基本都是自己搞出來的,主要瓶頸除了各種在後世看來十分基礎,但在這個時期還真就都妹有的材料比如橡膠,也就是一個工藝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