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這話說的,李二和魏徵等人都是一怔。

這……

這隨手一薅,還真有羊毛??

而且看李盛這架勢……

怕是羊毛還不止一朵啊。

一個是李盛所說“南美洲”的羊毛,木薯。

還有一個……

靈州?

聽李盛這話的意思,是打算針對靈州整個活啊。

李二和魏徵等人對視一眼,腦海中瘋狂計算。

這是啥意思,難道我大唐又要被迫喜提鎮國神物加一了?……

李盛搖了搖頭,將手頭把玩的幾顆稻穀撥開皮,丟進嘴裡。

“差不多了,今天就是來看看這農藥到底效果怎麼樣,因為最近聽說李二在用……”

這麼說著,李盛似笑非笑的看了李二等人一眼,

“你們幾個,又把我的藥方拿去找李二領賞了吧?”

“至於靈州的事,我會給你們整一臺蒸汽機來。到那個時候,靈州也好,安西都護也好……地理距離,也就不再是問題了。”

李盛這麼說著,接著也動身返回而去。

李二等人面面相覷,相顧吃驚……

距離,不再是問題了……

聽李盛這意思,是以後……就能輕鬆將大宗的貨物糧食,在靈州、安西都護和長安等地之間轉運了?

除了這個,李盛的話好像也沒有別的含義了。

但……這怎麼可能呢?

自古邊地難守,最大的原因就莫過於要在邊地駐軍,就少不得要有糧草冬衣等物資轉運過去。

總共運輸十石的糧草,路上的消耗往往就有一半,有時候運氣不好,消耗更多。

再加上行政成本等等,或者路上……因為運糧草不是派兵奇襲,不可能每次總有重兵護送,再遇到匪人劫持什麼的,整個事情就非常恐怖了。

套用後世的一句話說,

在古代,巨大的疆土,還真就只有政治清明,民風淳樸的偉大國家能夠保持,但凡拉胯一點邊軍根本無法維持。

事實上也是這樣,包括唐代在內神州的許多偉大的朝代,到了後期基本都難以維持邊疆治理,政治經濟條件實在不足以撐起一支直接效忠於朝廷的軍隊,最後往往是一番妥協,朝廷睜隻眼閉隻眼由著邊民自治。

時間一長……

各種安史之亂,董卓進京,遊牧部族突然坐大(漢人大量投靠了),類似這種戲碼也就逐漸上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