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這一聲喚,恰逢其時的正好解了李盛的尷尬。

李盛,李二,魏徵……

等人下意識的循聲望去,接著又好奇的順著杜如晦的目光,向這樓下一看。

三層的酒樓視野還不錯,眾人很快看到了外面的景象。

只見沿著西湖周邊,共計有十餘座方正平整的地面,好似是用上好的石板鋪就,極為工整。

毫無疑問,這一片片地方,都是造船工業區準備動用的地基。

而目前,這些地基之上,都已經搭起了一座座腳手架,儼然就是準備動工了。

工業區居然有十餘座地基同時要動工……

這景象,起初李二、魏徵、房玄齡三人還一愣,不明白杜如晦詫異的是何事。

不過緊接著,就想起來了。

這造船大業,耗費金錢極巨。

這麼大的花費,整個專案,自然也不可能是同時開展。

無論是按照李盛奏疏中的計劃,還是李二、魏徵等人廟算的財務狀況。

都絕不可能,同一時間建造九座船廠。

而是先建造其中的三座,等建造完成,第一輪船隊,先生產個一年,出去走一圈,有所盈利之後。

到了這個階段,吸引一些其他的商人來投資船舶,跟風出海,藉此賺一些錢,回籠一下成本,然後再造三座。

等到有六座船廠之後,再如此這般運營一輪,盈利一波,這樣最後再搞後面的三座。

整個過程,後面的三座船廠,等待時間會短暫一些,畢竟前面已經六座船廠開始盈利,後面的三座不可能不盈利。

但問題是……

即便說是後面三座會更短暫,但前面的建設時間裡,這三座船廠可都是空白,總之就是還是要等。

等待啊等待,這就是搞建設最讓人糾結痛苦的地方。

因此……

這一下觀察,李二,魏徵等人就發覺出不對了。

這怎麼一下子,好像這麼多船廠都要同時開始建造?

數了一下,這都十一座了。

不是三座,甚至不是滿打滿算的九座,而是十一座!

太誇張了!

如果不是即將開始建造,也不會搭建如此多的腳手架,否則沒有道理,因為風吹雨打腳手架很快就會壞掉,必然是很快就要開始用的。

於是李二驚了。

這什麼情況?

“公子,這些棚子,是用來……”

李二滿臉驚疑,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李盛,“是用來做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