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廠,水手培訓……

諸多專案,紛紛上馬,李盛整個人都馬不停蹄的忙碌了起來!

期間……

不用多說,自然是沒少出各種情況。

畢竟李盛目前,可是有兩大塊的任務。

一方面,是要建設造船廠,另一方面還要訓練水手,無論招募訓練都是大工程,難度不一。

首先,船塢怎麼弄,李盛就很是頭疼了一把。

不過好在前世看了不少穿越小說,可參考的案例倒也不少……

幹船塢,直接安排!

選擇幹船塢,李盛自然有充足的理由,不過在建造之初,卻也很是招惹了一波議論。

畢竟船塢造在那種地方,你把船,還是那麼大的船,造出來之後……打算怎麼弄到海里去?

這簡直離譜。

不過李盛自然是視而不見,議論也充耳不聞。

先造船,造出來再說!

當然……

幹船塢這東西,說是高科技,其實也不盡然。

起碼對於這個時代,這個排水量遠遠低於萬噸的時代,根本不算多牛逼。

不過這個創意,絕對是劃時代的。

在幹船塢中建造船隻,工程學上可以增加大量的可能性,在水船塢裡不能搞的許多操作都可以支援了。

其中,就包括一些看似不起眼,但卻極為重要的工序。

比如在大航海時代出現的新技術,船底包皮。

當然,此包皮非彼包皮,乃是在木結構船隻的底部,包上一層銅皮。

銅皮包上,可以基本杜絕藤壺等寄生生物,對船體的腐蝕侵害,同時,船體和海水的阻力也有一定減輕,對航速又是一個提升。

當然……

目前的技術,李盛想要搞到鐵皮,甚至僅僅是鐵板,都很難。

畢竟鋼鐵作為天下最主流的工具用金屬,其物理強度也不是開玩笑的。既然物理強度高,那麼加工難度自然可想而知。

但話又說回來……銅,和鐵又不一樣。

這東西,隨著鍊鐵技術逐漸成熟發達,早已在各個文明之中逐步退出了歷史舞臺。

之所以出現的早,乃是因為銅作為還原劑的活潑程度更低,並且更容易加工。

之所被淘汰……實際上也是同樣的原因,兩者本就是一體兩面。

容易被淘汰,自然也就容易被加工……

熔鑄鋼鐵為鐵水,在這個時代無疑是黑科技,但熔鑄銅造銅錢什麼的,還真就不是啥高階活。

無非就是換個模具,升級一下工藝,這對後世的神州來說完全不是難事。

因此實際上,銅皮的製造反而沒有遇到什麼難度,李盛甚至沒有開辦額外的這專案,直接從杭州的工坊商人圈子裡就成功發出了訂單。

這一步算是比較關鍵的一步,幹船塢在其他方面的提升,對更多複雜結構的支援能力,自然也在製造過程中不斷得到了體現。

乃至於李盛的造船廠之中,自舉國各地招募而來的木匠,幾乎個個都對李盛頂禮膜拜。

這幫百姓萬萬沒有想到,聖侯這等天上星宿般的人物,居然連賤役也能做的如此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