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廠的興建計劃,迅速提上李盛的日程。

沒錯,這次……並非是李二出面來搞,而是李盛親自建造船廠。

原本李盛是不打算來這出的,他原本的目的,只是給自己整艘海釣的旅遊船。

權當遊輪來玩,畢竟現在條件好了嘛。

但讓李盛失望的是,之後他又跟老杜老魏他們見面之後,才得知了一件事。

瑪德,因為之前自己去了漠北一趟,後來又經營靈州。

然後老魏這個老不羞的,得了內幕訊息,當場就跑回去告訴老李他們了。

於是老李就直接……直接把家裡的造船生意,給盤出去了!

說是打算以後將生意往漠北轉移。

李盛也是無語,這群人一天天的憂國憂民, 結果一看見商機,好傢伙跑的比狗還快。

不過既然這樣,李盛的第二個替代思路,當然是上書讓李二掏錢。

國庫有預算,那幹嘛不用國庫的。

結果和老魏交流一番,李盛才知道公共賬號——也就是國庫裡,最近也沒錢。

李二正在大力氪金,四處回購百姓種出來的土豆和紅薯,以便進一步的進行推廣。

這個事,李盛倒是也知道,但還真沒想到能花那麼多錢。

於是……

最後,就變成了李盛自己先開辦一座造船廠,順便等待李二繼續加大投入……

不然只有自己一個人出資,這事根本就不可能搞得定。

要知道這……

可是經略世界島的一角,歐亞大陸的南陲,面積與歐陸幾乎等同的一塊地方。

這沒有舉國之力齊上,基本就是小打小鬧而已。

當然,還有一種路線,那就是李盛這次出門,直接驚動各方。

等到載著貨物回來,當著天下人的面,在整個大唐的關注下狠狠發上一筆財。

如此一來,大量計程車紳就會發現出海貿易的收益,要遠遠高於他們收地租,接下來……

到那時,自然就不會再有人懷疑,出海貿易的巨大利益了。

這個方案的第一條,引起各方注意……

這一點李盛毫不懷疑。

現在李盛在杭州城郊,一片十分荒涼的小山丘之中。

這小山丘再往外,就是太平洋。

這片小山丘腳下,實際上就是一片天然良港,而且比之前在城中的那片港口還要小個兩號,差不多隻有那一半的面積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