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對著王福疇無奈一笑,“衝兒這孩子,不知從何處覓得幾本書冊,還說是孩童啟蒙之法門,乃是大唐未來之希望,是聖人所著之書……”

“王兄,你也知道這孔聖亞聖都故去千年了,哪裡還有什麼聖人再世。再說了,這鄉野之書,內中天文地理都有,定然不是聖賢之學。這等邪書拿給孩童啟蒙,豈不是誤人子弟?”

王福疇聞言呆了呆,沒想到是這事……這倒也稀奇!

不過看了看長孫衝,這孩子似乎有話要說的樣子。

想了想說道,“想來也是如此……衝兒啊,不是為師說你。”

王福疇語重心長的說道,“這天文地理之學,誠然,它也是一種學問……但你要明白,自古鑽研這些東西的人……”

“個個自稱能見前五百年後五百年,可實際上往往連身邊之事都解釋不清,又有何用?”

“他們研究山川風水,結果往往連打井都不會,這學問可不就是誤人子弟麼?”

老者這麼一說,其實王福疇心裡大致也有數了。

他感覺……這些年自己讀書也不算少了,這類書也讀了不少。

但要說收穫……真感覺不到啥收穫。

玄而又玄的學問,什麼也指導不了,那又有何用?

只是看長孫衝一片熱忱,所以解釋了一下。

長孫衝無奈了。

其實……這幾冊書籍,他弄到手之後也粗略讀過。

在他看來,王福疇說的不差。但這也是他推崇李盛之書的原因啊……

以地理為例,一般地理方向的經書,你讀了,也極難真的瞭解地理。讓你選擇一片山,給某個達官貴人找個好地方下葬,那確實有用。

但,

如果是其他情況,比如隨軍出征,你是軍師,要尋覓敵人蹤跡,哪裡適合設伏;或者你是某個村子裡唯一的讀書人,某年饑荒一起逃難,要尋個能找到食物的地方……

這種真正需要地理知識的場合……這些破經書反而又解決不了。

那誰會推崇這些學問?自然也就逐漸無人問津了。

其實這個問題,在神州古代十分嚴重。本來如果歷代知識可以積累起來,或許神州早就有了自然科學……但因為都在忙著讀聖賢之學,揣摩聖人字句含義,那自然也就無人問津,知識無法積累成體系了。

長孫衝也不知道如何向這些前輩說明此事,儘管他覺得……李盛這書,和這老前輩痛斥的各種經卷還真的不一樣,但總是難以表達。

不過想想,自己其實,也不需要表達……

“晚輩這麼說吧,這幾冊書籍,乃是陛下在早朝時稱讚過的!”

長孫衝思來想去感覺辯不贏,乾脆抬出了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