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紫城齋主人,正是前些時日的鬥琴盛會上的琴聖、詩仙啊!”

“臥槽!”

“臥槽!”

“臥槽!”

整個宴飲之地霎時間一片譁然。

因為不少士子,其實哪有多少時間去參加一些文壇盛會,無論是謀生還是讀書,都已經讓人精力疲憊了,對長安城中的熱鬧也沒有多少關注,只知道那幾首詩十分厲害。

於是這一下聽說了,瞬間就極為吃驚。

原來……

名震文壇的大唐詩仙,竟然就是製作廉價炭筆,救濟無數士子之人……

明白了這件事,整個場地都沉默了一下。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這句話哪個讀書人不知道,但有幾人做到?貧寒微末之時,誰都知道要低調行事。

但發達之後,卻不忘兼濟天下之志,卻是自古就寥寥無幾了!

這讓這群讀遍史書計程車子如何不為之動容!

半晌之後,忽然有人道。

“琴仙,詩仙,如今又制筆濟貧寒士子,此教化之功,救人之心……豈不當為儒仙?”

“好一個儒仙!”

“這炭筆看似簡單,然而與黃泥的調和配方,絕非尋常人可以想得出。這應該說……”

“如今長安的炭筆價格,已經快要到一文錢兩支了。這配方能流出來家喻戶曉,恐怕也是這位先生有意為之!”

“唉,儒者之心,儒者之心啊!”

“兄臺所言甚是!天下大儒雖多,卻有幾人肯多看我等寒門士子一眼?如今這位先生幫扶我等,濟世之心,正當得起這儒仙二字!”

“詩仙,琴仙,儒仙!大唐而今有真仙!”

……

次日。

馬車上,李盛哪裡知道自己不知不覺又多了個外號。

當然,就算知道,李盛也不可能在意。

李盛在意的只有一件事。

自己在這大唐,玩的開不開心,爽不爽!

所以這天李盛直接給自己放了個假。

最近忙著忙那,還要編撰書籍一應事務,人都快累麻了。

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