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也不管那麼多,直接假裝東張西望跑路……

秦瓊搖搖頭,心知這次的事情確實有些複雜了。

雖然陛下說支援年輕人自決嫁娶,只要兩情相悅到縣衙辦理婚書即可。但娘娘的意思,也不好拒絕,真是個麻煩事了。

不過他忽然想到一件事。

女兒前些時日,曾經參加鬥琴盛會,還與一位才華橫溢,最後奪得頭籌的年輕人打過交道。

莫非皇后娘娘所說的青年才俊,便是此人?

這個可能性在秦瓊腦海裡出現,頓時顯得很有可能……不過眼下也無法確定,只能先讓女兒接觸一下看看了!

……

最近李二覺得很不好。

自己近日釋出了改革風氣詔,這本來是一件大事。

畢竟開放女子讀書考試,還可以做官在,這是涉及朝廷的問題,真不是風氣這麼簡單。

並且……長期來看,風氣本身也不是小事啊。

不過他這詔書頒的倒好,結果皇后最近一直在親自給李盛張羅婚事。

李二就覺得很離譜,

這要是讓天下士子看見,還有一些有心人……看在眼裡,豈不是要說閒話麼。

不過眼下事多,長安城幾乎夠得上暗流湧動四個字。

李二估計也沒人有空說這等閒話,自己也沒工夫多想這問題了。

炭筆的問題,首先是紫城齋大賣了一波。

李二還在想著,要不要自己下場,擠擠還是能湊些預算出來的。

如此既能給國庫增添些微薄收入,同時……也能支援一下寒門士子。

結果……最近他簡直傻眼。

自己還沒行動呢,滿長安的手工師傅全都行動起來了。

原本李二還以為兩三文一支,一支能用半個月的炭筆很划算,結果這些長安師傅一下場他才知道,這筆平均成本只有一文錢五支!

這是個錘子的微薄收入,這簡直就是暴利!

難怪遍地效仿!

李二隻好作罷,不過這個過程中也發現了不少其他的有趣資訊。

一是炭筆成本無比低廉,這件事被百姓們發現之後,不僅無數匠人紛紛下場,連不少百姓都搞起了制筆的副業,現在炭筆的單支價格已經下降到一文錢一支,紫城齋的生意……不知不覺已經沒有那麼火爆了,迴歸到了正常水平。

至於其他搞筆墨的商家商戶了……李二就不敢問了。

鬼曉得涼到什麼程度!

二是最近計程車子們有了廉價的筆墨,整個長安的文風都變得昌盛起來。

具體表現,就是三天兩頭出現各種詩會琴會,大家聚會比拼才藝。

還有就是……

不少寒門士子,來到長安往往盤纏不足,過去只能苦熬。

但是現在不同!因為出現了廉價的筆墨紙張,長安家中稍稍有些財產的百姓,都開始聘請落魄書生到家中,教授自家孩童讀書寫字!

這次科舉詔書雖然轟轟烈烈,但總的錄取規模很顯然還是極為有限的。

大量的落地士子沉積下來,李二甚至一度還擔心這些傢伙落榜了會不會心裡不爽搞事啊。

結果自從紙筆問題變得廉價易得之後,這個問題無形之中,居然自動解決了。

現在整個長安,百姓家的孩子,乃至成了年的匠人農商,都開始識字讀書。

沒多久的功夫,李二驚奇的發現,長安人人識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