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

無語了,老杜你這分明是知道內情的啊。

不過既然杜如晦也和陛下一樣信任養豬之法,二人也只好姑妄聽之。

橫豎清流今天不罵點這個明天也要罵點那個,那便由他們罵去吧。

萬一真成事了打臉了呢,雖說總是可疑就是了。

……

事情算是安排上了。

雖然結果不確定,但是李二,包括杜如晦,都對李盛的法子有信心。

李二是對孩子的無條件信任。

杜如晦則是真的相信李盛的法子——那把獵刀,給他的印象太深太深了。

接著,李二忽然看向杜如晦。

“對了克明,鍛鐵之事安排的如何了?”

“陛下,臣已移請工部辦理此事,現已召集了長安附近最好的鐵匠二十人研究鍛鐵之法,當下正在工部待命。不過……”

“怎麼了,可是有何難處?”

“呃,玄甲軍目前人數好幾萬,換甲冑兵器,恐怕開支有些……”

李二秒懂了杜如晦的意思。

花錢!

搞軍備,這種事怎麼可能不花錢。

但國庫的錢,那都是百姓手裡收上來的。

要製作軍器,豈不就得給百姓加大負擔。

杜如晦的意思很清晰了。

這個事,花錢太多,恐怕未必能勻出財政來辦啊。

李二眉頭皺了起來,這就有些麻煩了……不過思索了一下,他還是搖了搖頭。

“不,克明,此事還是要辦。”

“陛下?”

杜如晦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李二可是他讀遍史書也找不到幾個同類的那種模範皇帝,向來體恤民生。

這幾萬甲冑兵器要花多少錢,他可是太清楚了,大唐百姓的稅負起碼上升一成。

這一成看似很少,但對一些家中勞力較少的家庭,可是重重一擊啊。

這等事,

要是李元吉李建成輩知道了,多半是擺擺手說不必多慮,要相信百姓能夠努力堅持下去。

但李二對待百姓,不可能這麼隨便啊。

所以他覺得有點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