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SKT在這方面遠比SSG想的更加果斷。

看到下路的情況,李相赫很果斷的選擇了放棄小龍。

SSG順利拿到小龍,第一次節奏算是拿到了收穫,但沒有最大化。

儘管如此,場下依舊給予了恐怖的掌聲。

優勢是實打實的。

“來自SSG到六之後的首波節奏,瑞茲配合開車,抓住上方上路都沒有TP的這個時間差,形成以多打少,SSG拿到了一顆人頭+土龍。”

米勒分析道:“這波過後,之前一直被壓著的下路應該會好過不少,而且我們看到,本場比賽第二條小龍依舊是土龍…”

“也就是說,有了這第一條土龍的鋪墊,如果之後三星再拿到第二條土龍,那…打大龍的速度就太快了,所以下波土龍必定會掀起腥風血雨。”

“是…”

娃娃看向大螢幕:“那目前來說,SKT之前舒服的對線情況被打破,這對於SKT來說其實很難受,因為就算是按照之前的節奏走,以他們這個陣容的強度,優勢也是不夠的。”

“選出這種優勢,一定要在前期打出更多的東西才行。”

遊戲中。

SKT這場比賽陣容前期的強度,顯然要強過SSG。

而但凡是這種前期對線強的陣容,無一例外,對於自身前期能打出多少優勢,都有著很嚴苛的要求。

因為一旦優勢拿的不夠多,就會出現剛才的一幕。

SSG僅靠一次自己陣容的第一波節奏點,就能打回來。

這種情況隨著時間推移,越到後期,SKT陣容的強勢就會越來越弱。

陣容如此,不可避免。

如何完美利用自己陣容的強勢期,在正確的時間點打出正確的操作、節奏,攫取優勢,將利益最大化,這是衡量一支頂尖戰隊的標杆。

SKT是當仁不讓的強隊。

所以,下路節奏發生沒多久,蜘蛛就來到中路,準備配合李相赫來一次Gank。

與此同時。

一直沒鏡頭的上路,此刻卻也蠢蠢欲動。

準確來說,是陳一秋單方面的蠢蠢欲動。

因為被動和技能機制的原因,陳一秋在本場比賽的對線毫無疑問是非常安逸舒服的,哪怕開局就用了閃現,也沒有影響到他太多。

此刻這個時間點,陳一秋的閃現早就轉好,與對面Cuvee的納爾打的更是遊刃有餘。

原本按照正常的趨勢發展,上路至少要再次度過十分鐘,才能決出勝負。

也就是團戰開啟,進入比賽中期的時候。

波比vs納爾,以陳一秋和Cuvee的水平,都不存線上上單殺的可能。

但,這是一般情況下。

——陳一秋不是一般人。

他是全世界公認的超級天才,新星。

波比對於其他上單選手來說,只是一個團戰功能性強大的工具人,可在陳一秋手中,她卻可以化作一把利刃。

沒有弱的英雄,只有弱的選手。

本質上的思維邏輯不同,導致陳一秋與其他選手格格不入、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