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製造生物戰艦!(4000)(第2/3頁)
章節報錯
“應該說更強!”諸葛逸說道,“荒獸文明的生物戰艦,對比行星巨獸的生物武器,還差了許多。不過他們的共生體生物裝甲和寄生武器很有意思,蟲族中也有寄生和共生物種,可以加入到生物戰艦設計中。”
姜嬋說道:“一些生物武器對蟲族殺傷力不大,譬如基因炸彈,蟲族基因本身就是最強大的基因武器。還有酸液、毒液之類的,蟲族本身都具有強大的生物防護功能。特別是行星霸主,這方面更甚!”
“我認為還是得靠生物能器官,把蟲族的科技跟我們的科技結合,製造生物磁場器官,生物電場控制器官,球狀閃電炮生物控制器等等。”
“嗯。”何星舟贊同道,“我們時間緊迫,那就以諾亞蟲王的身體為生物戰艦模板,進行改造。”
他們召集來幾十萬人的生物戰艦設計組,開始共同研發生物戰艦。
自從量子晶片植入和生物計算機技術發明後,人類中的科研人員比例數增加一萬倍!
因為人人都具有量子計算機一樣的記憶力和計算能力,又有基因最佳化,現在人類社會隨便放一個人回到過去,那就是天才級的人物。
“天才”的定義早已被改寫,只有能探索前沿科技或者基礎科學的人,才能被稱之為天才。
根據溫衡在虛擬宇宙蒐集的情報,並非所有文明都是這樣。
大多數一級文明,就算是1.8級的南河文明,1.9級的天狼文明,他們中也只有精英才擁有基因改造或者晶片植入。
何星舟等人的進展速度很快,短短几個月,他們就設計出了一款基礎的生物戰艦。
它大體上,還是諾亞蟲王的模樣,只是加入了人類控制的部分和一些針對性的生物器官。
“火星蟲巢,就是生物戰艦最好的培育工廠!”何星舟又發現了生物戰艦的一個好處,火星上那些蟲巢,不就是蟲族建造的生化工廠嗎?
還好他們因為要研究生物科技的緣故,並未將這些蟲巢摧毀,只需要進行改進,立刻就能“製造”生物戰艦。
生物戰艦的製造當然不可能像機械戰艦那樣,零部件組裝。
而是要進行基因設計後,進行體外胚胎培育。
“利用大量的生長激素,可讓生物戰艦的成型速度加快!雖然這樣會導致它們的壽命特別短!”宋驚鴻說道,“正常蟲族的壽命,都有上千年,到達行星巨獸後,就是幾萬年,行星霸主更是能生存幾十上百萬年!”
“我們這樣利用生長激素催生,會讓它們的細胞老化加快,預計壽命不超過一千年。”
“夠了,就算只有十年都夠了!”何星舟說道,“現在設計的生物戰艦,不出意外,會全部折損在戰爭消耗中。”
姜嬋遺憾道:“要是有辦法能控制蟲族就好了,那可是能自動進化的生物武器!”
“暫時不要有這個想法。”何星舟說道,“秩序同盟裡明令禁止試圖控制蟲族。”
“根據他們的說法,就算是高階文明,也無法真正控制蟲族。”
“而且我們現在不能惹到秩序同盟。”何星舟說道。
“嗯嗯,我明白了。”姜嬋連忙打消這個念頭。
她確實有想過,找到控制蟲族的方法,比如神經機械、腦電波控制,寄生腦蟲控制等等。
人類中不是沒有人嘗試過,比如曾經的巴里博士,後來它成為了巴里蟲王。
“不計後果的使用生長激素,大概一年半,我們能催生出諾亞生物戰艦。”諸葛逸經過計算,說道。
“一年半?”何星舟想了想,說道:“那就這樣,立刻投入資源開始。”
……
他們在這裡加急製造武器的同時,在其他行星處,人類的偵察艦也在行動。
金星軌道處,一艘“隱身”的l4級偵察艦正在悄悄靠近金星。
金星,太陽系內從往外第二顆行星,軌道公轉週期為224.7天,沒有天然的衛星。
人類也沒有在金星軌道發現太空蟲巢。
它是一顆與藍星相似的類地行星,常被稱為藍星的姊妹星,距離藍星的大約為4050萬千米,比如火星與藍星的距離更近。
但人類對它的瞭解比火星還要少!
這顆星球非常特殊,它的核心已經凝固,一個半徑約3100千米的鐵鎳核,是一個超大型金屬核心。和火星一樣,核心冷卻。加上它的自傳速度太慢,導致行星磁場非常微弱,相對於行星級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