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203章 災厄之島(月票加更X2)(第3/3頁)
章節報錯
何星舟仔細閱讀了現有的研究資料,現在的核電池是一種溫差型低壓核電池,它的電壓不高,電能也不是很高。
在醫學儀器、航天器內使用比較常見。
但這種程度距離何星舟理想的,可以推動機械外骨骼、機甲與機器人長期運動,甚至能釋放鐳射、高壓電弧、電磁脈衝等武器的核電池,相差太多。
“我們要做高壓核電池!”何星舟說道,“用氚作為放射源,無論是電壓還是電流強度,都要遠高於現在的溫差低壓核電池。”
“這樣做的難題在於,氚的放射性很強,如何在小體積的電池控制它的衰變?”蔡浩說道,“另外,它的輻射很強,放射性汙染怎麼才能隔絕?”
“我有一個辦法!”何星舟自然做好了準備,他呼喚鹿米,說道:“開啟設計圖。”
鹿米作為他帶隊研發的第一個語音智慧,如今成長迅速,已經成為了何星舟的生活助手。
而其他各種智慧裝置,都有自己的AI系統,所以現在基本上鹿米成了何星舟的個人AI。
鹿米清脆的聲音響起:“已開啟三維設計圖!”
他們面前,出現了一種輻射隔絕層的設計方案,何星舟介紹道:“我採用多層結合的隔絕層設計,利用一層碳奈米材料和鎳組成的複合防輻射層為基礎,多重層疊結構。它們能有效吸收和隔絕輻射,而厚度只有幾奈米,這樣疊上一萬層,也不到一毫米的厚度!”
“根據核電池放射強度的不同,增加厚度,就能完成輻射隔絕。理論上,只要隔絕層沒有破損,就算是核電池放在裝置或者人的旁邊,也不會對人造成影響。”
“這又是一種新型材料!”看到何星舟的設計,兩人驚歎道。
材料是發展一切實用性科技的基礎,往往一種材料的突破,就能帶動許多方面科技的發展!
“接下來是換能器。”何星舟又開啟第二份設計圖,“換能器是核電池的核心,它將放射性同位素原子產生的熱能,轉化成電能。”
“我們通常使用的核電池換能器,都是靜態熱電換能器,它利用熱電偶的原理在不同的金屬中產生電位差,從而發電,但這樣的轉化效率太低,還不到百分之三十。”
“所以我設計了一種微型熱機轉化器,它能將效率提升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何星舟仔細介紹著自己的設計。
整個團隊都在聽課,進行研究。
何星舟也只是初步設計,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同時根據製造工藝,應用場景設計不同式樣的核電池。
航天器核電池、醫學儀器微型核電池,智慧裝置核電池,還有機械裝置的核電動力轉化器等等。
……
在核電池的研究走上正軌後,何星舟立刻又開始了對裝甲技術的研究。
第一代通用型機械外骨骼,如今已經進行了多種改進,應用在了軍事、工程、民用等方面,還有公司用這種技術開發了人體機械義肢。
這些事情,何星舟已經不操心了。升級換代,都交給了對應科研團隊。
他要研究效能更強大的機械動力裝甲,也就是所謂的機甲!
和機械外骨骼不同,機甲會將人體全覆蓋包裹,動力更足,同時擁有各種高科技武器和手段。
按照何星舟的設想,一名士兵穿上機甲,至少要能單獨獵殺蟲族!包括那些堅韌的甲蟲,甚至是那種巨型的“超級帝王蟹”。
“核電池肯定不成問題。”何星舟心想,核電池的設計和模擬他已經在計算機上驗證了許多次了。
只需要等製造出來,便可以使用。
“所以,現在我可以直接解鎖對應的科技,研發機甲!”
他打量量子光腦,尋找機甲對應科技。
機甲所需要的科技體系,更加複雜,包括機甲核心、動力引擎、控制系統、防禦裝甲(內外部)、武器系統(防禦/攻擊)、通訊系統、能源裝置、負載系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