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華夏開始大規模製造電磁浮車,我們汽車產業中的一半產品都要被淘汰!”島國汽車產業協會,幾名重要人物正在開會。

“我們的代表已經確認了相關技術的真實性,他們商業化運營,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來自豐田汽車的社長豐田武男說道。

“我們幾家會社都沒有掌握相關技術,一旦電磁浮車全面推廣,將對島國的汽車產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來自三菱集團的代表說道。

“我們公司已經收到訊息,一些華夏車企已經獲得了何星舟團隊的授權,即將進行相關車型的研發!”馬自達的代表也發言道。

“諸位,我們已經遇到了產業危機!”協會會長野村健吾總結道,“協會內所有成員,都應該一致對外。”

“剛剛我也收到了來自其他國家汽車協會的訊息,我們必須要將華夏電磁浮車崛起的勢頭,扼殺在搖籃裡!”

“至少,也要拖延他們的發展,給我們跟進的時間!”

在科技行業,誰掌握了核心科技,誰就掌握了財富源泉!在他們看來,電磁浮車的路測成功,比華夏一款車型大賣,或者一家車企崛起帶來的威脅要嚴重一百倍!

……

在德國,這件事已經驚動了最高層。

交通部門、商貿部門,甚至最高議會的議員都親自前往相關企業瞭解這件事。

汽車產業,是他們的支柱產業之一!

每一年,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汽車來自於他們國家的車企和相關零部件供應商,有百分之七十的高階車都來自於他們的品牌,光是汽車產業的GDP,就超過近百個國家的GDP!

在各個相關集團開會後,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召開緊急會議,其協會內超過600家相關企業全都被通知,派遣代表參加緊急會議,就電磁浮車一事進行討論。

“諸位,相關資料大家都看了。事情的嚴重性也不用我多說了,大家都說一說,我們該如何應對這次產業危機?”汽車工業協會會長瓦格納視線掃過會場。

與會的有一百餘人,還有幾百家公司一時未能趕到,所以利用網路進行視訊會議。

距離發言臺周圍一圈的,都是那些著名的車企和相關供應商,比如本馳、大眾、寶馬等公司,以及博世、大陸、採埃孚等巨頭供應商的代表。

此刻,他們都在皺眉沉思,這件事如果處理不好,他們將失去世界汽車產業領頭羊的位置,被華夏的汽車產業取而代之!

“從情報資料上顯示,他們的技術大規模商用已經不成問題。華夏的相關部門放出風聲,似乎正在籌劃相關計劃。”在會長瓦格納旁邊,來自最高議會的議員科赫發言道。

“我們認為,應該即刻透過西方聯盟發聲,從原材料、零配件、相關標準,技術專利等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限制!”

“同時,所有車企同步跟進電磁浮車技術,在華夏的電磁浮車產業沒有完全展開之前,就佔據市場主導權!”

議員侃侃而談,越說越激動,好像已經勝券在握!

然而幾名大集團的代表心裡卻在苦笑,說的好像沒有限制似得?他們這些年,一直在對華夏的相關產業和技術進行限制。這一招,都用爛了,對方肯定有所防備。

最為關鍵的是,這電磁浮車好像核心技術都是他們自主研發,跟德國相關企業一點關係都沒有,拿什麼限制?嘴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