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塔研究所,地下空間。

經過一個多月的基礎改造,地下空間一期已經建設完成,二期、三期還在建設中。

等建造徹底完成,地下部分將比地上部門的空間還要大三倍以上!

整個地下空間,基本都屬於生物研究小組。

何星舟來到這裡時,正巧遇到姜嬋和吳睿兩人才剛剛換上生化防護服,來這裡報道。

他們倆因為之前跟何星舟一起做出黑鯛魚的變異實驗,也得知蟲族的事情,所以經過何星舟的審批,讓他們也參與到玄武計劃中。

不過因為水平的原因,他們目前只能成為哨塔科研所的實習生。

“學長!”姜嬋看到何星舟,興奮的喊出聲,她已經兩個多月沒見過何星舟了。

雖然穿著生化防護服,但透過透明面罩,何星舟依舊能看到她俏臉上出現一些興奮的紅暈。

從科學的角度看,她體質特殊,面部毛細血管豐富,所以情緒一激動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那個,何……何總工。”吳睿對何星舟的稱呼還有些不適應,之前他都是叫學弟的。

但現在這樣叫顯然不合適,還是跟大家一樣稱呼好了。

“你們來了啊。”何星舟也熱情的跟他們打招呼,之前若是沒有他們幫助,自己的實驗也很難進行。

“今天才剛到,之前經過了好多輪的審查,我都嚇死了。”姜嬋似乎有很多話想跟何星舟說。

何星舟笑道:“因為計劃太特殊,對參與人員進行審查是很正常的,不用太擔心。”

“嗯嗯!”姜嬋連連點頭,說道:“我看到學長的計劃,太宏大了,都不敢想象!”

“是啊。”吳睿也感慨道,“如果不是親身參與這件事,我絕對不會相信,我們在參與這樣一件偉大的計劃!”

何星舟說道:“我們才剛剛起步,還談不上偉大。總之,你們要做好心理準備,以後的任務很艱鉅。”

“我會好好學習研究的!”姜嬋立刻說道。

吳睿有點羨慕她的這種樂觀,他心情比較沉重,任誰知道幾十年後世界要迎來末日,誰能不去擔心這件事?

他們簡單聊了幾句,便各自工作。

何星舟找到了這個研究小組的負責人,來自魔都生物細胞研究所的專家,潘燕院士。

七十多歲的潘燕院士自從來到哨塔研究所,已經一個多月沒有離開過這裡了,親自組建團隊,調配各方資源,促進研究。

“潘院士辛苦了。”何星舟看到她神色疲憊,感慨道。

“都是為了我們華夏人自己,談什麼辛苦,大家都一樣!”潘燕對此毫不在意,她說道:“何總工,我已經讓人從世界各地帶回了147個變異生物實驗品。”

“它們的種類繁多,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都有。”

第一期的研究基地裡,已經建立起了各種生物培育器皿。

這些都是專門定製和趕造的,不僅有生物培育功能,還有安全防護的功能。